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人物:清末大通训导朱克敏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逢春 时间:2012-05-25 10:03
青羚网讯 朱克敏(1792年-1873年),字时轩,号凤林山樵、游华山人,甘肃皋兰人,1857年-1861年间曾任大通县训导(主管一县教育的副职),对这一地区的教育事业颇多贡献。
朱克敏为人坦荡磊落,且能诗善画,工于书法。道光七年(1827年),他到西安参加乡试,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林则徐对他的“文艺颇佳,兼工隶书”大为赞赏,并引为知己。道光八年(1828年),他选取为优贡生,之后却屡试不第,他便恬淡自适,以教书和卖字鬻画为生,先后应聘主讲陕西蓝田玉山、乌龙等书院。进士姚元之称赞朱克敏的人品学识:“云山供养门庭敞,文史风流地位清。”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朱克敏与林则徐再次相遇,林称赞朱“神采奕奕,笔法与年俱进”“陕甘上下垂青”,并鼓励他报效国家。在林则徐的影响下,朱克敏毅然来大通主办教育。
当时,大通文化教育落后,农牧民子弟大多无条件上学读书。朱克敏到任伊始,便着手考校所属生员,严格要求完成学业;同时整顿全县各地义学,动员贫寒家庭子弟入学读书,并亲自主讲设在县城东关的大雅书院。在教学实践中,他深感当时作为教材的儒家典籍卷帙浩繁,不便于儿童学习,便删繁就简,编写了《训蒙简要》《赋律入门法》等启蒙读本,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