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从狱禁巷到玉井巷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十梅 时间:2012-07-13 15:17

    开栏语 :

 

    那些充满着无限温情的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这些地名,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荣辱和兴衰,还折射着一座城市的个性与品质。

 

    比如玉井巷,这条在繁华的都市中略显寂静的小巷,有着充满无限诗意的名字,可谁又能想到它的前身是与牢狱有关?这是岁月之光赋予这座城市的神秘与诡异。

 

    同时,地名还浓缩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民俗。

 

    比如礼让街。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不仅与消失已久的斗行有关,而且还是西宁人恭敬重礼的性格写照。

 

    有的地名已经消失了,比如府门街、驿街子、西宁道署,但大多数的地名仍然鲜活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可惜,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中,我们早已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地名背后的文化意韵和如歌往事。

 

    我们试图打捞那些老地名之后的城市记忆,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座城市立一部关于街名的传记。

 

    ——李皓

    

    这是两条不长的小巷,西宁人合称它们为玉井巷。北面一条为北玉井巷,南面一条为南玉井巷。从北玉井巷进入,走到尽头转个弯就能来到北大街。它们和北大街形成了一个三角的形状。静谧的午后,漫步在小巷中。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斑驳移动,预示着时间的推移。循着历史的记忆,我们仿佛看见了玉井巷那些过往的岁月悠然向我们走来。

 

    如今,谁能想到“玉井巷”如此美丽的名称,在很久以前是与监狱有关。明末清初时期,南玉井巷原名叫狱禁巷,西宁府的监狱就在此巷,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监狱才撤销。家住兴隆巷,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张万福老人对玉井巷的印象比较深刻。“南玉井巷邻近法院街,西互地方法院就在今法院街邻近玉井巷的地方,法院专门审理西宁、互助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当时未判决的犯人就关在南玉井巷的监狱里。所以那时南玉井巷是禁止老百姓通行的。”张万福老人回忆。据闻监狱内有一口古井,所以也称“狱井巷”。

 

    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监狱才被撤销,监狱作为公产拍卖。监狱被一位盐商购得,并在此开设盐栈,为了吉利,更“狱”为“玉”,遂称玉井巷,此名便沿用至今,而南面一条称为南玉井巷。

 

    关于玉井巷名称的由来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有人说,南玉井巷原本是明代的驿军驻地,也是往来军队的驿站,原名叫驿军巷,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渐渐地“驿军巷”被讹音为了玉井巷。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监狱撤销后,南玉井巷的房屋和空地都被卖给了私人,渐渐的,老百姓也开始在狱禁巷通行。后来,有老百姓发现,原来监狱内那口古井的井水清澈见底,味道甘甜可口。古井的井口是用白玉石砌成,在距离井口的三步之外,还有一棵参天古榆,长得枝繁叶茂,古榆倒映在井中,就好像一条青龙在井中游走。老百姓奔走相告说井中有龙,是吉祥之兆,便取名为“玉井巷”。

 

    除了南玉井巷之外,北玉井巷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北玉井巷原名炮坊街,上世纪20年代,有很多商贾在此巷制造鞭炮,所以北玉井巷得名“炮坊街”。后来,狱禁巷和炮坊街合二为一,被大伙合称为玉井巷。

 

    玉井巷,在这条充满岁月记忆的巷道里,青海义商廖霭庭、著名诗人基生兰就曾经居住在此。除此之外,曾经显赫一时的“朱家花园”和“郭家花园”也在此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玉井巷中除了廖霭庭故居保存较好之外,小巷中已经找不到历史碾过的辙痕了,小巷两边酒吧和商铺林立。每当夜幕降临,玉井巷才开始了真正的繁荣。那属于“狱禁巷”的神秘过往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