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青海之美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刘鹏 时间:2012-08-24 08:53

    湛蓝的天空,棉花团一样伸手可触的云朵,雪山、草地,白云般飘动的羊群……这的确是青海之美。而青海之美远不至于此,青海之美更在大山环抱的山湾,在绿茵深处的村寨,在四季轮还的田野,在红日东升的林荫溪旁,在夕阳返照的牧归路上。

 

    无论是乡间小镇,还是村口、农舍;也不说是社戏卓舞,还是花儿平弦。青海之美美在灵动,美在静宁,美在本真,美在深邃。春天来了,万物萌动、草木复苏,此时的青海还沉浸在冰雪晶莹的童话世界,山是白的,地是白的,就连屋宇树冠也常常是头顶绒花,与偶尔过往的鸟雀演绎着“空山鸟声远,雪屋酩馏醇”的古意诗韵。而当“忽如一夜春风来”,那满树“梨花”可真是千树万树竞相开了。

 

    夏是草木葱郁万物兴盛的季节,也是青海从高原到河谷花事最盛的日子。而青海的花草又有着秀而不喧,盛而不闹、刚健挺拔,自然天成的妙趣。犹如青海人的性格,男人沉静中带着几许狂放,女人坚韧中不乏些微野性。高原的花草绿绿得正气,红红得鲜活。有外地客专程来看青海湖,可是,路过环湖路边盛开的油菜花,就已止步不前了,那神情,恍若朝圣者到了拉萨。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最令我痴迷的还是青海的秋天。这不只是因为青海地处世界屋脊,一年只收一季庄稼,到了秋收季节,难免让人激动迷醉,更主要的是青海之秋有其更为高远,愈发轻爽的性情。湛蓝而透亮的天空,几丝长云飘动处有雁阵逶迤而来复款款飞去,轻风徐徐,大雁的鸣叫缠绵而惆怅,此刻,如果你恰巧就在一处坡地,眼前是田野里收获的农人,头顶又是这般若诗如画的景致,你的心定然会在不知不觉间长出一对小小的翅膀,随着那渐行渐远的歌唱翩跹起舞。

 

    本来说青海的冬天,冷不过动辄零下四十多度的东北那疙瘩,也就少了那份“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觉悟。而那温文尔雅甚至一片雪花都难得见到的江南的冬天,更不是青海人所能体味。但这并不能淡化青海冬天的大美景致。因为冷得适中才使这里的冬天显得包容大度,因为天然禀赋的淡定随意,又使青海的冬天更有着几许秘而不宣的神韵。而这一切的感觉和体悟只有深入到雪霁日出的大山深处,抑或大年临近庄户人杀猪宰羊置办年货的村头巷尾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青海的冬天如歌如诗,而若相处日久你会觉得它更像一位圣人,既有大彻大悟的淡定自如,又不乏九九归真的空灵气象。

 

    因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机缘,从小听惯了逆风狂放的嘶鸣,看惯了迎风飘动的马鬃,使这双总在遥望星空,总愿在旷野里流连的眼睛,总也看不够远山上的雪峰,看不够四合院里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的身影。那些自然天成的草木、林泉,那些带着泥土香味的风土俚俗,就如植根于骨髓中的经气脉动,使我们这些在青海乡野里长大的孩子,其偏好性情深深烙上了青海的印迹。而这样的性致,这样的气象又是当下世人,特别是在城市的高楼市井之中穿梭的人们最想亲近的所谓自然,其实,它就在那里依然很真实地存着,等待着,就像一位年迈的母亲守在村口的那棵大柳树下,等待着远方归来的儿女。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