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老物件:淘来的打字机

来源: 作者:王十梅 时间:2012-10-19 08:56

    秋日的午后,带着满心的好奇,我来到了家住树林巷的罗女士家,一睹她在电话中所说的双鸽牌铅字打字机。罗女士掀开盖在打字机上的布时,一台绿色的小型机器映入眼帘,除了铁架子之外,上面还有一个圆鼓,圆鼓上连着一个可以移动的手柄,圆鼓的下面有一个布满方形小孔的铁盘子。看着它,我心中的疑问再次产生:这是打字机?认真地看了半天,我还是无法想象,这东西能打出字来?

 

    看出了我的疑惑,罗女士指着打字机笑着说:“圆鼓叫做蜡纸鼓,下面的铁盘叫做字盘,字盘上面三千多个小格子里原来都是有铅字的,每个铅字是反着放,并且是活动的。得到打字机后,我们怕里面的铅危害身体就将它们都丢了。”

 

    在罗女士的介绍下,我终于明白了它是怎么操作的。操作打字机的时候首先把蜡纸卷在蜡纸鼓外面,左手操作蜡纸鼓,右手操作拾字粒的手柄,压一下打字键,字盘底下就有一根针往上弹,操作一次就只能把一个字粒的印记打在蜡纸上,若字打错了或需要改稿,就涂上一层涂改液,等涂改液干了,再重新打上字。打字的时候,它还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

 

    使用这种打字机,对打字员的要求很高。三千多个铅字所在的位置必须要熟记于心,打字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减少出错。如果遇到生僻字,就从备用字盘中找偏旁部首来拼。实在找不到的生僻字,就用钢针笔刻到蜡纸上。等字打完,还需要油印。油印的时候,将蜡纸固定在手工油印机的纱窗背面,在滚筒上涂上油墨,用滚筒一滚,一页稿子就印出来了,一张蜡纸可以重复印多次。这样,打字员的工作才算完成了。而用打字机打出的稿子相较于用手刻写的稿子更加规范和清晰,也更加美观。

 

    “在上世纪70年代,打字机还是一件稀罕物,只有一些政府机关单位才有,主要用于上报和下发文件,而一般的单位打印文件只能用钢针笔刻写油印。当时那个年代,像这种打字机已经是很先进的物件了。”罗女士说。

 

    当被问及她是怎样发现这个打字机时,罗女士笑着说:“其实它是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收废品的人手上淘来的。因为之前在单位见过,虽然我不会用,但是因为自己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又觉得稀罕,就花了几块钱将它买了下来。”

 

    据罗女士介绍,刚淘到打字机的时候,它还是好的。每次朋友和同事来她家,总会好奇地拨弄一下,时间久了它已经坏了,想找人修理,也已经找不到了。

 

    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打字机才被计算机取代,而属于打字机的历史也渐渐被尘封。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