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西宁印迹:鸡鸭林渡口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来盛福 时间:2013-01-25 10:04

    近日,西宁的河上又修建了几座新桥,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坐渡船过河的情景。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居住在西宁城外北川河北岸的老百姓,进城必须通过渡船过河。我记得当年摆渡码头有两处,都选择在河床平缓水势平稳的河段。一处在今报社桥以西不远处,也就是省委党校后面。这里过去叫“鸡鸭林”,因为此地沿河滩灌木丛生,几处湿地还长满了芦苇(西宁人称毛蜡),有许多野鸡、野鸭栖息于此,故而得名“鸡鸭林”。另一处位于今火车站附近的褚家营,即现在称“一颗印”的地方。

 

    因我的老家在上朝阳村,所以对鸡鸭林渡口的印象比较深。湟水与北川河在刘家河湾(即今人民公园)西北侧汇合后激流澎湃,河水几乎溢满了整个河床,在流经青捱崖(人民公园东湖处,也称河捱浪)时水势汹涌骇人。但进入鸡鸭林河段后,由于这里河床平缓,流速减慢,河面波平浪静,于是人们选择此处河段建起了摆渡码头。由于上下游河床落差较大,为了避免渡船被河水冲走,人们用方木在河两岸各建一梯形塔座,在两个塔座之间架起了一根横跨南北两岸的空中钢丝绳索。钢丝绳的直径在五厘米左右,上面套着一个带滑轮的可移动钢环,滑轮钢环与一头固定在渡船上的钢丝绳相连,于是整个船体被牢牢拴在钢丝绳索上。渡船身长约九米,船身中央部位宽约三米,船头船尾各宽约两米。船头略向上翘起,船尾安装有控制渡船方向的摇橹。船的前舱和尾舱均低于船舷,乘客大多或坐或站在前后两个船舱里。而船体中间的甲板高度与船舷边沿齐平,这是为了方便骡马上下船。摆渡时,通常由两位船工互相配合操作完成。乘客上船并坐稳当后,站在甲板上的船工先解开拴在码头木桩上的缆绳,继而船尾掌舵工转动橹板,船头便逐渐朝河心方向转靠,与河岸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时奇妙的物理现象发生了,流过靠岸一侧船舷的水流将船体逐渐推向河心及河对岸,掌舵工牢牢摁住橹把,让船体自始至终保持着开船时形成的斜度(即船身与垂直水流形成的夹角),借助河中水流的力量将船推向对岸。与此同时,甲板船工不停地推拽套在钢丝绳上的滑轮环,让其随船朝着河对岸移动。

 

    过去居住在湟水北岸上朝阳和下朝阳等村寨的农民,几乎每天都有人牵着牲口从城里往回驮运粪肥,因此鸡鸭林渡口是他们必经的要道。早先人们乘坐的是羊皮筏子,架在渡口上空的绳索是粗麻绳,麻绳上套着一个小滑轮,其下端与固定在皮筏子上的麻绳相连。1949年青海解放后,皮筏子换成了木船,麻绳横索换成了钢丝绳。据我叔来乃煜老人回忆,渡口下游不远处还架有一座约有两米宽的木板桥。每逢隆冬枯水季节,渡船无法摆渡时,人与牲口通过木桥过河。

 

    然而用木船摆渡的岁月并不长,自从修建了新宁桥、五一桥和火车站桥以后,就很少有人乘船摆渡了,渡口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