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老西宁年味地图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3-02-08 10:36
观门街 此起彼伏唱秧歌
上世纪50年代之前,人们还有一种娱乐方式就是唱秧歌。
“一杆红旗空中飘,老爷在曹营里想大哥,一想大哥刘玄德,二想莽张飞,三想南阳诸葛亮,四想常山赵子龙……”鲁峻至今还记得奶奶教给他的秧歌歌词。
“正月里,到了黄昏的时候,观门街口就会传来阵阵歌声,这时候,人们就陆陆续续走出家门,聚在一起,人群里有唱得好的,就会亮上一嗓子,那一边不甘示弱,也唱起来,此起彼伏,十分热闹。”鲁峻说,“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去凑热闹,因为个子矮,常常是听见歌声,看不到唱歌的人。”
唱秧歌,内容也多取材于古典小说,一般是群众自发组织演唱也没有专业的演员,完全是自娱自乐。
“到了上世纪60年代,街头的演出少了,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听广播、看电影。过年时,电影票特别难买,我常拿1块钱去排好长时间的队买5张票,然后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我记得那个时候《刘三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场场爆满。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家里有了电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直到节目演完了,小孩子们还在电视机跟前不肯离开。”鲁峻说。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