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西宁旧事:老西宁的茶园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石哲 时间:2013-03-22 09:05

    说起老西宁的茶园,远不如北京、成都等内地城市的茶馆那样兴盛。旧时,绝大多数老西宁人要为生计奔忙,并没有在茶园闲坐神侃一天的嗜好。

 

    解放前西宁的茶园,据老一辈人讲述,可以称道的只有那么三四家。原中山市场秦腔戏院里有一家茶馆,专给看戏的观众供应盖碗茶(那时叫“三台碗子”,西宁人把喝盖碗茶叫“刮碗子”),收入同戏园子分成。茶馆老板姓金,外号“金家辘轳”,兰州人。那时候的戏园子很简陋,观众座椅都是长条木头靠背椅,面很窄,前排的靠背实际上是后排的茶桌。这里说的“桌”“椅”实在名不副实,因为椅子是硬木板,坐着不舒服不说,时间一长就屁股疼;所谓茶桌只是前排靠背上面用木板钉的一巴掌宽的一溜儿平板,上面只放得下一副碗子、一把大板瓜子。茶房给茶客添茶水很费事,有时就得提着大茶壶挤进去,有时则由同一排附近的观众依次传递。每逢庙会戏班子应邀去演出,这个茶馆也随之前去,摆桌经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关帝会、六月二十的财神会,南禅寺办庙会唱大戏(秦腔),我姥爷陈少棠主事,我就跟着姥爷和家里的大人去逛庙会,坐在设在半坡上的茶座刮碗子、嗑瓜子、吃辣黄豆(油炸蚕豆)看大戏,茶桌茶凳都是简易低矮的桌凳,戏台在半坡下面平地上,离我们的茶座较远,戏台前人山人海,大多数人是席地而坐,两边还围了很多站着看戏的人。西宁城隍庙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办隍会,七月十五有盂兰盆会,都要唱大戏,届时游人如织,一些茶园也在此摆桌营业,生意红火,庙会结束,茶园也随之撤走。

 

    另一些茶园设在北门外香水园、麒麟公园、山陕会馆、行宫背背(现报社桥附近)、北山根灵宫殿前等处,每年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以后至中秋节前摆桌经营,秋凉后歇业。这些茶园里常有著名平弦艺人如陈子璋、祁桂如、雷少云、伊家隆等和一些曲艺爱好者坐唱青海平弦,游人边品茶嗑瓜子聊天,边欣赏曲艺,其乐无穷。上世纪50年代麒麟公园改称胜利公园,茶园设在小树林内,树上用白粗布围成茶场,茶桌较矮,凳子换成了木质帆布躺椅,除了喝茶还供应饭菜,甚至连老八盘都有,一些人请客吃饭也常到这里,景色宜人,笙歌悠扬,别有情趣。

 

    除了露天的茶园,还有私家茶园。这一类茶园规模很小,有的实际上就是自家居住的临街房舍改造而成,门面都是像商铺那样的大门扇,店堂里摆设几张茶桌、几只杌凳或长条凳,有的室内还有满间大炕,炕上摆一张炕桌,陈设着茶具酒具,除茶以外还供应酩馏酒。来客大多是熟人或常客,年岁高的坐炕上,年岁轻的就坐茶桌周围。老板娘专管沏茶倒水,老板则拿一把小茶壶招呼客人,茶客少了,也有陪坐聊天的时候。这种私家茶座安静舒适,适合喁喁细语、慢饮细酌,格外温馨别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