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说古今儿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3-05-10 14:48

    说书,青海民间也有人称作“说古今儿”的。但“说书”与“说古今儿”含义稍有区别:一般把讲说历史、演义、神话小说等“大传”故事的称作说书;而把讲说民间故事或一些生活小段的称作说古今儿。

 

    说书演出在青海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业或半职业艺人,他们在说书时收取数额不等的报酬,以此为主要谋生手段。这类艺人为数不多,他们主要活动在西宁和一些商贾繁华的城镇;另一类是受群众欢迎的爱好者,他们不收取报酬,这类说书人主要活动在农村。

 

    说书的形成及沿革无史料记载。据艺人口碑材料,最早只能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情况。1930年,在小校场(今省政府大院)检阅台东侧,有一个“娱民大会场”。会场上有陕西王姓艺人(名不详)、人称“王说书”的在此说书。这个娱民大会场于1936年宣告解体,但紧接小校场的隍庙街文化市场仍然活跃,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十八的“隍会”期间,在隍庙内香厅屋檐下,有说书艺人给善男信女们讲说《二十四孝》《目连僧救母》《唐王游地狱》等故事。当时,在隍庙街说书的还有三处,一处在省图书馆(隍庙西侧)门前,由陕西人王银匠(实名不详)演出,专说《济公传》,人称“济公”,后转到山陕会馆(今南门体育场附近)门前设点说书,此人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离开西宁。另两处在人称“苏善人”的家门前两侧。一侧是青海人吴鸿恩的演出,专说《封神演义》和《说唐》;一侧是张富山,人称“张说书”,此人父母双亡,但聪明好学,是个能认不能写的“白识字”,看过不少书,因他肚里装有很多民间故事和生活中的奇闻异事,西宁人也称他为“张古今儿”。在他四十多岁时,自编了《王进宝打草滩》,在隍庙街开说,轰动一时。他说书嗓音圆润、吐字清楚、表情丰富生动,有人形容他“说到快处如机枪扫射,说到慢时如蜗牛爬行”。据说他说书时,使用一只板鼓,放在三脚架上击打。

 

    青海的说书表演基本上为徒口讲说。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一些艺人在西宁南山寺、中山市场(今文化街)的茶园以及一些会馆、街巷说书。艺人中有甘肃人、陕西人、河南人、山东人等。到50年代以后,职业或半职业的说书艺人减少,说书表演逐渐消亡。当时,青海农村也有一些说书人,他们的演出不收取报酬。如化隆的李忠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本地讲说《杨家将》《说唐》《征东》《征西》等演义小说的片段,以及一些民间故事如《财神不公》《吃人婆》《掌尺(木匠)的故事》《造字与认字的传说》《动物的传说》等。农村说书的时间多在农闲时节和传统节日期间的晚上,有限的听众围在农家热炕周围,一边品茶品酒,一边听说书人侃侃而谈。60年代以后,这样的说书人逐渐减少,到80年代,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说书人说书了。

 

    (节选自《中国曲艺志·青海卷》)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