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民俗:忌门和路帖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靳育德 时间:2013-06-21 08:40

    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里,贫寒人家假如有个头痛脑热,一般能忍就忍过去,实在没办法抗过去,就打问个“白方儿”,用最容易找到的简易材料,如“焦胡墼”、葱根、白矾、头发灰等治病,或采用拔火罐、艾灸、放血等,再不行,就得请“古尔典(巫师)”来“法法神”。上医院看病,实在听也没听说过。在那个远去的岁月里,多数人家里娃娃多,五六个的还算平常,有的夫妇一生竟生有十多个,所以每逢村上有个红白喜事、农闲时候的娱神活动,场院巷道里多数是穿着褴褛的孩子,这个哭,那个闹,乱成一堆,大人们还得不停地前来断“官司”。由于生活条件差,孩子们一般体质都不好,患病夭亡是常有的,有的人家虽曾生过五六个娃,但到头来,一个也没有留下来。不要说孩子,许多年轻力壮的成人,也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相信每个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这惊心而惨痛的记忆。河湟地区“忌门”和“路帖”习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记得那时候,家里如果有病人或妇女生养,就会在大门外显眼的地方贴出一张红纸,警示外人请勿入内,这就叫“忌门”。如果“忌”了门,哪怕远道而来的亲戚,只得吃个闭门羹,无奈之下“打道回府”。忌门的时间长短有别,取消的时辰一到,家人就会揭去红纸,外人可以进出他家门了。从科学的一面来说,这也是防止传染的一种原始隔离法,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如果家中有人得了传染病,得病的人就会主动离开家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除外)和村寨,到无人的深山老林、僻地河沟或岩洞中居住,不接触家人和其他任何人。家中亲属和亲朋好友等将病人所需的食物、营养品、生活用具以及探视病人的礼物放在病人看得见的地方,让病人自行去取。平时家中有病人时,就会在家门口垒起石堆或悬挂红布,以提示家中有病人,请莫入内,以防交叉传染。

 

    过去街口村旁的墙面或树上,常会看见一些类似今天野广告一样的纸单,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读一遍,(我家哭郎)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纸单,这就是“路帖”。在科学不普及、迷信风气十分严重的年月里,人们轻信“路帖”能治小儿夜啼病的愚昧传言,所以“路帖”很常见。小儿夜哭的原因是很多的,绝不会因“过路君子”读一遍“路帖”而止哭。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街口路边再也见不到“天皇皇”的帖子了。尽管这种习俗是多么可笑和荒唐,但过去的确普遍存在过。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