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风物:《花儿与少年》来源于抒情歌舞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十梅 时间:2013-09-22 09:32

    说起《花儿与少年》,很多人都能哼唱上两句,《花儿与少年》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耳熟能详,它曾是陕西歌舞团(原西北歌舞团)创作的一部同名抒情歌舞的配曲。

 

    84岁的杨恺老人上世纪50年代就读于西北艺术学院民族舞蹈系,在那里,他有幸与西北“花儿”王朱仲禄先生有过艺术上的交流,朱仲禄曾向他讲述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创作经过。

 

    “是朱仲禄和陕西歌舞团的几位老师创作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杨恺说。

 

    1956年底,为了迎接全国专业音乐舞蹈会演,陕西歌舞团准备编排一部抒情歌舞。经过研究,陕西歌舞团的工作人员认为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最具代表性,于是,他们找到了当时就职于陕西歌舞团的朱仲禄。

 

    “当时,朱仲禄先生将流传于青海的民间小调《蓝桥会》《四季歌》《五更鼓》和其他一些‘花儿’曲令提供给了陕西歌舞团。这些小调和曲令成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创作素材。他还将流传于河湟地区社火中‘八大光棍’的舞蹈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并确定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舞蹈动作、服饰和道具。”杨恺说。

 

    1957年,在全国第一届专业音乐舞蹈会演上,六名身着蓝色旗袍、腰围印花围裙,手持红扇的女演员,和六名头戴毡帽,身穿对襟白衬衣,腰系红绸带,手拿黑扇子的男演员登上舞台,首次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搬上了舞台,会演结束后,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一炮而红,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57年7月,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被确定为我国代表团选送的表演节目之一,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了金奖,自此,《花儿与少年》从青海走向了世界。

 

    “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成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省,只要有文艺演出,都会表演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因为是经典舞目,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还出版发行了一本名叫《花儿与少年》的书,书里将歌舞《花儿与少年》的曲谱、舞蹈编排详解和造型图案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杨恺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