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永久牌的青海人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3-11-08 10:05
 
1951年5月,孙世祥前排左四)、郭世章(第二排右三)和一起赴西北工作的同事在北京合影。
 
 
    1958年8月,孙世祥(后排左二)带着青海绒毛厂的同事去天津学习技术,途经北京,在天安门合影留念。
 
 
孙世祥的女儿展示1955年父母的合影。
 
 
    上世纪50年代,孙世祥(左四)、郭世章(左三)去青海牧区收羊毛,和藏族同胞合影留念。本版图片均为孙玉玲、孙玉霞提供。
 
 

虽然父亲孙世祥已去世多年,孙玉玲、孙玉霞姐妹至今还保存着几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说起父亲,姐妹俩的眼睛里就滚动着泪花:“父亲来青海的时候,也就20岁,这一来就在这里扎根,后来,我们一家人也来到青海,现如今都成了青海人。父亲工作特别努力,1990年,父亲还获得了轻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父亲祖籍天

 

津,1951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来到了青海。”孙玉玲、孙玉霞姐妹说话的时候,还是带着明显的天津口音,“当时,一起来青海的有6个人。”

 

听孙家姐妹说,来青海的几个人中还有一位老人仍旧定居在西宁,现已是83岁高龄。

 

在西宁市小桥大街建北巷的一个家属院里,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

 

老人名叫郭世章,是孙世祥生前的好友。在老人的回忆中,他们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51年,我和孙世祥都在天津畜产公司绒毛加工厂工作。记得那一年的‘五一’过后,车间里的小喇叭就经常广播动员大家支援大西北建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加入了共青团,正是要求进步的时候,就一块儿瞒着家里人报了名。当时报名的人非常多,后来经过资格审查,我和孙世祥都被选上了,我俩都特别高兴。”郭世章说。

 

这一年五月中下旬的一天,郭世章和孙世祥就接到了通知,准备去大西北。他们瞒着家人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第二天一早在天津畜产品公司门口集合,坐上了大卡车去往大西北。

 

“当时,我的奶奶因为心疼我爸爸,不想让他受苦,是不同意我爸爸来的,可是我爸爸特别坚决,奶奶也只能同意了。”孙玉霞说。

 

一同出发的有二十多人,他们坐汽车来到北京,再从北京坐火车到西安。在西安再被分派到各个地方去。郭世章和孙世祥都被分到了青海,同来青海的还有4人。郭世章至今还记得同伴们的名字,他们是:卞少卿、黄景文、田雨生、张世田。

 

“从西安出发,我们又坐了很久的汽车才来到西宁。”郭世章说。

 

来到西宁后,郭世章和孙世祥被分派到青海省畜产公司绒毛加工科。

 

“孙世祥主要负责生产工作,而我后来做了政工工作。”郭世章说。

 

当时西宁的绒毛加工很简单,就是人工给羊毛分类,分好的羊毛被打成包运到天津口岸,多数都出口了。

 

1958年,孙世祥作为厂里的业务骨干带着一批人去天津学习绒毛加工的技术,随后又引进了洗毛机和打包机,从此以后,青海开始大规模生产地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生产的地毯以及绒毛加工的副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欢迎,这和孙世祥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记得有一年的一个深夜突然下起了雨,我父亲赶紧穿好衣服跑出家门。等他回来,我们才知道,厂里生产的产品已经装车,他担心这些产品被雨淋坏,赶紧给货车盖篷布去了。”孙玉霞说,“爸爸把厂里的事情看得比家里的事情重要。”

 

来到青海,因为条件艰苦,很多人都动摇过。

 

“那个时候,永久牌和飞鸽牌自行车很流行,领导开会时就会动员大家,不要做飞鸽牌的,要做永久牌的。”说起往事,郭世章笑了,“这不,我和老孙都做了永久牌的。”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