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石坡街张粉坊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石哲 时间:2013-11-29 09:23

    石坡街张粉坊是解放前西宁著名的粉坊。创办者张为珍,约从民国初年开办粉坊,直到上世纪40年代,生意越做越好,最终以此发家致富。

 

    张为珍年轻时曾在一家小粉坊做帮工,由于为人忠厚本分,手脚勤快,吃苦耐劳,手艺精到,遂被东家看中,招赘为婿。当时这个小作坊的生产工具仅有手摇石磨一盘,以及水缸、木桶、大锅、风匣、簸箕、箩筐等等。张为珍自立门户以后,随着生意日益兴隆,才凑钱买了一头毛驴,节省了人工,减少了劳动强度。经营范围也从单一的豆腐,增加到了粉条(宽粉、细粉)、干粉、豆芽(黄豆芽、绿豆芽),常常供不应求。张为珍去世后,其子张峻德夫妇继承了粉坊生计,凑钱租赁了石坡街中段一处前有铺面、后有住房的四合院,扩大了经营规模。

 

    当时西宁的粉坊家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非常辛苦。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就得起来忙活,张峻德夫妇和三个儿子一起,拉风匣、烧灶火,把浸泡了一夜的黄豆或豌豆洗干净,套上毛驴拉磨磨豆浆,再把磨好的生豆浆用粗麻布过滤一遍,搁到锅里烧煮,随时打掉沫子,做到煮熟煮透,以免出现豆腥味,然后“点卤”,即用生石膏粉使煮熟的豆浆凝固,最后在容器里铺上布,盛满豆浆,包裹严实,用重物压在上面,使其成形,一小时左右豆腐即可出笼。而做干粉、粉条的工艺则更为复杂精细。特别是做粉条的浆要浓稠适度,舀到漏勺里不滴不洒,搁到开水锅上不断击打漏勺,粉条便从漏勺的36个圆孔中漏出,落进沸腾的锅里,经滚水煮烫,一束束白嫩嫩的粉条便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捞出粉条,在凉水中浸泡,再挂到木架上晾晒,简直像一道道雪白的瀑布。

 

    张峻德夫妇因从不偷工减料,出售的豆腐、干粉、粉条质量好,大受街坊邻居乃至四郊农村群众的欢迎,西宁张粉坊的名声不胫而走,每日所做豆腐、干粉、粉条、豆芽不到半日就全部售罄,逢年过节,许多人家为了不误事,就得提前几天到张粉坊家预订。记得我上小学时,母亲经常打发我提个竹篮子到石坡街张粉坊买豆腐或粉条,我得步行经雷鸣寺街、仓门街再到石坡街,来回需四十多分钟。有一次,我为了少走点路,就撒懒在仓门街口一家粉坊买了粉条提回家里。母亲觉得奇怪,说今天你跑得快呗,我没敢吭声。母亲捞出篮子里的粉条左看右看,厉声问我:“这粉条是哪儿买的?”我小声说:“石坡街张粉坊家的。”母亲说:“撒谎!这才不是张粉坊家的粉条。”由此,我才知道张粉坊的豆制品确实与众不同。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张峻德家有余资,人丁兴旺,生活宽裕,遂决心改弦易张,将粉坊停业,在东大街大新街口租赁两间铺面,开设了“峻发源”商号,专营土产杂货。张家虽然不开粉坊了,但直到如今,只要在西宁的老年人中提起“张粉坊”,就跟“赵烧坊”“李炉院”“杨银匠”“刘甜醅”“尹凉粉”这些称呼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手头的这张照片,是1935年正月,张峻德和家人在石坡街宅院西方门前的合影。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