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老西宁 知青:无法忘怀的记忆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3-12-06 08:51

    11月22日,《老西宁》版面刊出了报道《记忆:山东知青在青海》,这篇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日前,西宁读者赵松龄看到报道后特意给本报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当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青海省农业建设第十二师(以下简称“青海农建师”)的一员,因此对相关的报道特别关注。除了山东知青外,还有一千多名西宁知青也加入了农建师,他们也为格尔木的建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这些人离开格尔木后,大部分都回到了西宁工作,至今还在西宁生活着。”接到赵松龄的信后,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 12月3日,记者专程拜访了他。

 

    1943年出生的赵松龄,今年已经70岁了。至今,他仍旧保留着当年在青海农建师的照片,望着这些照片,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奔赴格尔木

 

    “1965年,我在新华书店做合同工。这一年的9月,第一批到农建师的山东知青到达西宁,住在西宁大厦,书店让我和另一位同志去西宁大厦摆摊为山东青年售书。我们在八角餐厅旁边的过道里摆了一个书摊,有很多山东青年来买书,他们穿着军装,英姿飒爽。从9月到10月,陆续有山东青年到达西宁,一直到当年的12月,第一批两百多名西宁青年也加入了军垦战士的行列,这其中就有我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赵松龄说,“开始招收第二批军垦战士后,我也被火热的宣传活动所感染,到街道办事处报了名。”

 

    当时,街道办事处组织青年观看电影《军垦战歌》,大家被电影中上海青年踊跃参加军垦的事迹所感动,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也很快在广大青年中传唱开来。这期间,还组织青年听了山东青年的报告,山东青年现身说法,讲了许多在格尔木工作生活的情况,西宁青年报名的积极性更高了。

 

    1966年,第二批八百多名西宁青年也要出发去格尔木了。

 

    在此之前,赵松龄负责了抄写花名册、填写批准书的工作。当时,临时的办公地点就在今天的西宁十四中(当时的实验中学)挪出的两间房子里。这些工作很繁琐,做了十来天,赵松龄才理出了个眉目。这一次,八百多名西宁青年被编为4个连队。

 

    “3月底,我所在的二连在十四中门口集合,送行的家长很多。我和爷爷、父亲告别后,匆匆上了车,害怕看到他们伤心。我们乘的车是从公交公司临时调集来的,只有靠窗的地方有座位,都让给了女同志和年龄小的同志,我和一些年纪大的就坐在车厢里的一个备胎上,有的人干脆站着。”赵松龄说。

 

    就这样坐了几天的汽车,我们到达了鱼卡。

 

    在鱼卡休整了一个星期后,二连进驻到了马海的水利工地,开始了军垦生活。

 

    扎帐篷,修水渠

 

    西宁知青到达目的地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扎帐篷。每个班一顶,几十顶帐篷围成一个院子。我们刚刚扎好帐篷,就突然刮起风来,把他们扎好的帐篷都吹倒了。姑娘们大声尖叫着,小伙子们赶紧扶起帐篷准备再扎。连长让我们集中力量,把一顶帐篷扎牢,再扎另一顶。直到黄昏时分,几十顶帐篷终于扎好了。“我们都认为这是来到军垦农场之后的第一个考验。晚上,大家为战胜了这个考验激动得久久睡不着。”赵松龄说。

 

    安顿好营地,接下来就要劳动了。二连在这里是为了修建一座引水渠,把水从水库引向农田。修水渠,首先要备料。他们每天在连队前面的乱石滩中捡石头,然后一堆堆集中起来,一开始徒手搬,后来用柳条筐抬,可是一个筐子用不了两天就坏了,又用铁丝编成一个篼子来抬。这个活虽简单,但劳动强度大。不过当时,知青们的热情都很高,大家相互鼓励,就坚持下来了。

 

    备好料之后,就开始修水渠,9月份的时候,水渠基本完工。

 

    人蚊大战

 

    修完水渠后,赵松龄和战友们就到了戈壁滩上的农场开始干农活。

 

    柴达木的春天来得晚,5月下旬,树木才能吐绿。6月初,麦苗长到一寸多高,就要开始田间管理,这时候的农活主要是锄草。这个时候,蚊子也多了起来。他们必须穿上外衣,戴上帆布手套和防蚊帽。锄草的时候,大家站成一排,挥动锄头,顺着长长的田埂向前锄去。

 

    麦苗长到三寸左右的时候,就要开始灌水。柴达木降雨少,庄稼全都要靠人工灌溉。每当这个时节,连里抽出部分精壮劳动力,临时组成一个二十多人的灌水排,专门负责灌溉。

 

    ……多少年过去了,赵松龄还清晰地记得这些在马海工作生活的情景。他说:“这段经历,我永远难忘。直到现在,我们这些战友还经常聚会呢!”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