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第一阅读:寻访青海道情第三代传人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张 妍   时间:2014-03-10 08:50   编辑: 张宏   

    青海道情,是青海汉族的一种说唱艺术,这种曲艺因为拥有独特的乐器,又称“渔鼓”。青海道情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受到民间音乐、地方语言、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具有青海浓郁地方特色的独立曲种。

 

    从中原传入河湟

 

    道情原本是道士宣传教义、化缘的一种说唱形式,后流传到民间,同民间音乐、地方语言、文化历史相融合,形成了各地的道情。

 

    3月6日早晨,在青海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鲁占奎主任打开收集整理的青海道情视频资料,讲述了青海道情的历史渊源。

 

    鲁占奎说,根据唐朝《续仙传》中“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的记载,可以窥见早期道情演唱的具体情况。在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将道教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传教道士游历天下,传道时皆唱道情。而道情传入青海的时间,推测应该是在青海大量修建庵、观、寺、庙的明朝中叶。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石永认为,明代中叶,青海道情跟中原人大量移民青海河湟地区有关,这从青海道情同中原地区的道情一样,都有渔鼓和简板这两件必备的伴奏乐器,可以得到印证——这两件乐器的存在说明了青海道情是从内地传来的。

 

    独具河湟特色

 

    据石永介绍,青海道情分阴、阳两个唱腔。表达愁苦、凄凉、悲伤情绪的唱词则用阴腔;表达喜悦、欢快情绪的唱词则用阳腔。唱词是通俗韵文,上下句式,每句七字、十字为多;每段则四句或者六句。段子开头或中间常有韵白诗句,说唱相间,非常中听,显示出说唱艺术的特点和吟诵风格。

 

    石永说,主唱在演唱时,乐器停奏,绝不喧宾夺主,只听得演唱者清晰的唱词。一句一个过门,过门音乐色彩随演唱内容变化。

 

    据石永介绍,青海道情大部分传统曲目与陕、甘地区道情大同小异;音乐也受到关中道情、陇东道情的影响。石永举例说,比如都是一人唱、众人帮腔唱和的演唱形式,都是主唱每唱一个小段,伴奏的乐师们帮腔。与青海观众的含蓄不同的是,陇东观众也会发声过瘾,因为人数众多,戏场如同惊雷滚过,故陇东道情有“吼塌窑”的称谓。

 

    石永说,渔鼓和简板的意义对于道情演唱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道具,观众只需看到演唱者怀抱这两样乐器上场,便知道要演出的曲目一定是道情。有了这两样乐器,乐队可大可小,如果只有一样的话,那么有一个三弦、或者有一把二胡都行,最好是有一支笛子,因为笛音的悠扬空灵,可以体现仙风道骨的味道。

 

    演唱青海道情所使用的渔鼓一般是用三尺左右的一段竹筒,底端蒙以羊皮(蟒皮、板油皮、膀胱皮等)制成的。演唱者左臂抱定、右手四指敲击底部。不同于其他地方道情的另一件乐器“简板”,青海道情特有的击节乐器叫作盏儿。这盏儿是两支长约一尺的铁棒或竹板,一端紧紧固定在一起,一端固定两只盏儿,演唱者左手握击。于是渔鼓、盏儿敲击,嘣嘣嚓嚓,节奏鲜明,颇有古风。

 

    而青海道情第三代嫡系传人赵生起的渔鼓更是制作精细。赵生起说,四十多年前,青海市面上买不到渔鼓,于是他花八十元钱,那时他一月工资才五六十元,托人从河南带回了桐木,又请匠人雕刻出八仙图案,制作出伴随自己至今的心爱渔鼓。

 

    跟着父亲去卖艺

 

    赵生起的父亲赵有福是个职业盲艺人,赵生起从五六岁便充当起父亲的眼睛,随同怀抱渔鼓盏儿的父亲在西宁、大通、湟中等地糊口卖艺。那会儿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通俗好听、故事情节又跌宕起伏的道情演唱受到青海人的普遍欢迎。

 

    在赵生起的记忆中,那时候西宁人住的地方多数是四合院。当他们轻叩门扉,愿意听道情演唱的人家,冬天里会将他们迎进家里的热炕上坐定,一家老小以及听闻渔鼓盏儿唱念响起的街坊四邻聚集起来,津津有味地一同欣赏;夏天里父子二人被引导着坐在打扫得纤尘不染的院子台阶上,嗅着院子里的花香、草香开唱。唱罢,主人会把馍馍或者面粉分别装进父亲背在肩上的布褡裢两头,也有给几个分分钱的。一天所获,赵家人糊口不成问题。有时候,父子去乡下演唱,能从白天唱到晚上,再从晚上唱到天亮。被唱词唱腔触动心弦的阿爷、阿奶、媳妇们,往往感动得直哭。

 

    赵生起说,父亲赵有福,算是青海道情的第二代传人。学习道情,对于一个没多少文化、完全依靠口传心授的盲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有福演唱的主要道情曲目是《湘子传》,讲的是关于道教八仙之一韩湘子的传说,神话色彩浓郁、想象力丰富,曲目脱胎于传统的《韩祖成仙宝传》,有24回,内容是韩湘子不为高官,一心向善,宣扬行善立功而成仙得道的故事。赵有福硬是凭着聪慧好学熟练掌握了《湘子传》的11回。不但如此,在演唱过程中,他还与其他艺人相互切磋,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很受欢迎的职业道情盲艺人。他清亮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婉转的行腔,以及富有感情的演唱,令听者在受到艺术感染的同时动情动容也就不足为奇。

 

    家藏老唱本,距今近二百年

 

    赵生起慢慢从包里掏出用报纸、棉布一层层包裹着的《韩祖成仙宝传》,这是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唱本,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木刻版本,全书24回,刻印精良。为了防水、防蛀、增加耐磨度,父亲曾经在书页的边缘涂上的桐油至今依然在起作用。赵生起曾经请人依照这本书编写出青海官话版的唱词,写了厚厚的一个笔记本,一有空他就翻看默记。依照这本传家的古籍善本和父亲的口传心授,赵生起从十五岁就正式登台演唱了,虽然是业余演唱,五十多年来,他也唱遍了河湟大地。赵生起说,自己唱得比不上父亲赵有福。石永说,实际上,赵生起的演唱因得到父亲真传,对传统的传承很地道,也很受欢迎。赵生起说,青海道情唱出了青海历史、民俗,音乐极具浓郁的西部高原民族音乐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青海民族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喜欢唱道情,也愿意将青海道情技艺传承下去。

 

    鲁占奎说,青海道情的曲目有来自于《韩祖成仙宝传》这样的道家故事唱词宝卷,也有来自于贤孝中的一些段子,如《白鹦哥吊孝》《永乐出家》等,还有新创作的现实题材的段子,但是由于新编曲目少,如今青海民间演唱道情的人已经不多了,更没有专业演唱者,青海道情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