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江南:青海第一代播音员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4-03-24 07:58   编辑: 张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听广播是老西宁人最普遍的娱乐活动,青海那时也有不少知名的播音员,江南便是其中之一。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找到了他,请他讲述自己与青海的故事——

 

    ●口述:江南(原名广铁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知名播音员)

 

    1957年,我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班毕业,被分配到青海工作,从此和青海、和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小公园练声

 

    我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就喜欢听广播,播音班招生我就去报名了。我们老师有著名播音员齐悦、夏青、葛兰。

 

    播音班里一共有84名同学,毕业分配的时候,大家被分到祖国的各地,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被分配到了青海。

 

    我记得那是1957年的11月,我和同学一起乘火车从北京到兰州,在兰州住了一夜,又换乘长途汽车才到西宁,那时候,兰州到西宁乘汽车需要10个小时。到西宁后,虽然是人生地不熟,但遇到的西宁人都特别热情,一问路立刻有人告诉我们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哪儿。由于带着行李,我们就雇了一辆人力车,很快拉车的师傅就把我们带到了省委门口。

 

    当时,电台还在省委大院里,用的是中山堂的房子,后来才搬到黄河路。

 

    江南是我的播音名,我的本名叫广铁良。这个播音名,是大家开会决定的,大家想让江南山清水秀的柔美气韵通过广播散布到青海高原。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初期我就到台里了,所以我对电台的感情特别深。尽管已经过去了57年,但回忆起刚进青海电台的一幕幕,我仍然印象深刻:1957年,我到电台以后觉得很神秘,刚进播音间,就感觉落地的音箱、井然有序的机房挺严肃的,布置得也挺好,基本就是一种深色的调子,我当时就很喜欢这个地方。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播音员不仅承担了全台的播音工作,同时还承担外出采访的任务。刚去的时候,台里除了两名女播音员外,男播音员就我一个,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年轻人有理想有目标,工作起来没有别的,一心扑在工作上。早班、中班三小时,晚班6小时。播音员三班倒,大家伙非常刻苦,非常认真,因为都要值班,每一个节假日几乎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度过的。我们都是这样。

 

    我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留恋那段日子,想当年,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附近小公园的小树林里练声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一个尚未建成、没有大门也没有任何游乐设施的小公园里栽着许多比胳膊略粗的小树,东面一条由南向北、水流量不大尚未整修的南川河道,沿河道是一条泥土小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人每天清晨到那里练声。那时我们练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练出好听的声音。

 

    我今年七十多岁了,当年在小公园里练过的一些绕口令、诗词我都还记得。“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说成十,休将十字说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经常练说十和四。”这段绕口令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播音的时候能吐字清晰。

 

    那个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大家都很自觉,练完声就回到单位参加业务学习。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音”

 

    电台分早中晚三次播音,我到电台的第一天播出的第一句话是:“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音”。这句话在我们的行话里叫作“呼台号”,然后接着报出电台的频率。

 

    当时的节目有新闻、电影录音剪辑、地方曲艺等。我主要负责播报新闻。播报新闻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常常有急稿,有时候就连匆匆浏览一遍稿件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直接播出了。通常,急稿都是编辑手写的,有时候字体潦草不说,还有多处修改,我就不得不一心二用,一边播音一边浏览下面的内容。

 

    后来,还有了对农村广播,使用青海方言。播音员是名女同志,她每天播一个小时,播出时间安排在我的新闻节目之后,因此,我还学会了青海话,她每天的节目开始时第一句是:“社员同志们好,现在开始广播!”这句话,到现在我还可以用青海话说出来。

 

    后来又有了藏语广播节目,我们播音室的对面就是藏语播音室,我也因此学会了用藏语呼台号。

 

    1958年,搬进新楼

 

    1958年,新的电台办公楼建成了,那天夜里11点多,播完最后一个节目后,我们连夜搬家、整理器材,到了第二天一早马上在新办公室开始播音,一点都没耽误工作。

 

    当时的办公楼就是今天老电视台的那栋楼,一共三层。我们在二层办公,对面就是藏语节目的播音室。

 

    有了新办公楼,我们就琢磨着弄点新节目。于是,我们就在录音室里弄小说连播,像《欧阳海之歌》什么的,都是我们几个播音员自己录。录好一段第二天播一段。播音室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墙也是隔音的,两层玻璃把播音间和录音间隔开,在当时算是条件很好了。

 

    一些新闻我们也是要去现场的,先把现场的声音录回来,回来之后再配上我们的解说。

 

    有时候开运动会、办晚会之类的,也会请我们去播音。我就经常被请去为运动会播音,还留着一张当时的照片呢。

 

    后来,青海电视台成立,我就被调去电视台工作。可以说,我是电视台的第一名电视播音员,和我搭档的是名女同志,叫刘亚芬(音),我们两个人的桌子下面常常放着一本新华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一个人播音另一个人就马上查字典。

 

    因为工作原因,我离开了青海,但我忘不了青海。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