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四十年前考大学往事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时间:2014-06-20 08:41   编辑: 闻皓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毕业的学生们开始踏上人生的另一段崭新旅程。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记者采访了几位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听他们讲述当年大学求学生涯的酸甜苦辣。他们求学故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兴许能给新生代大学生们一些启迪。

 

    关青兰

    1978年高考的互助县文科状元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关青兰正在互助县第一中学上高二。那是1977年,许多人并未料到高考的恢复,关青兰也不例外,来不及做准备就被学校推荐进了考场。让关青兰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想体验一下的关青兰在答完题后居然小睡了一会,虽然差几分与大学失之交臂,但这次高考给了她宝贵的经验。

 

    “那时候应届生不多,参加高考的,往往是城里的工人,还有就是各村的干部。”关青兰刚满16岁,可在考生大军中,她只算“小字辈”,参加工作的结过婚带小孩的都加入了考生的队伍。七八年的春季,关青兰再次走进熟悉的考场,一举摘得互助县文科状元的桂冠,步入青海民院的大门,让她一时间成为家乡的名人。关青兰说,她的成功得益于两个人,父亲和语文老师的鼓励。

 

    关青兰喜欢文科,那是一个哲学很吃香的年代,但是真的想找几本考试参考书,却是一件难事。好在父母都是教师,给她准备了一系列图书,供她参考。复习资料难找,生活条件也颇为艰苦,每天都是洋芋,饭要自己做,衣服也要自己洗,即便高考亦是如此。“当年的高考没有如今狂热,但那时的考生确实有一种信念,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学知识报答国家。”

 

    刘桂香

    生病误诊两次高考被刷

 

    现已退休的刘桂香曾是青海汽车制造厂职工。1958年毕业于河北一所中学的刘桂香参加高考,被天津工商学院录取。说起高考,73岁的刘桂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那时候高考可不像现在这么惊天动地的,从家长到社会都高度重视。”

 

    刘桂香初中和高中都在河北就读,她回忆说,当时班里学习气氛很浓,老师教得也特别好,特别是数学老师,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因为很多人都喜欢数学,所以班里还成立了数学小组,小组成员那时还自学了许多大学的数学知识。

 

    老人说,学校的一个小图书馆让她记忆犹新,“图书馆就在学校边儿上,那时候家里居住条件都不太好,没有可以安安静静学习的地方,所以很多同学都是一放学就跑到图书馆复习,冬天很冷,图书馆中间生个炉子相对暖和一些。”

 

    “我们高考时可不像现在,又怕噪音干扰,又是交通管制的,全社会都很关注,高考那几天和平常没什么区别。高考填报志愿都是我自己决定,家里没人给什么建议。”老人说高考前几天,自己也有些紧张,那几天特别热,所以她基本很少吃主食,主要是喝绿豆汤,再搭配个香瓜。

 

    “由于感冒引起了咳嗽,检查身体说我得了肺结核,两次高考都被刷下来。第三次高考完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之后就是等通知。”老人说她们高考时并不提前发高考成绩,录不录取只能等通知书,发通知那几天,她每天拿个小板凳儿坐在院门口等邮递员。“那天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递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被天津工商学院录取了,高兴得我直接跑到学校和同学汇报去了。”

 

    王万友

    考大学是为了吃饱饭

 

    1961年,对于“身体浮肿、营养不良”的王万友来说,他的梦想实现了,考上安徽工学院,终于可以吃饱饭了。

 

    在家排行老五的王万友回忆起当年高考一事,感慨万分。他说,从他记事起,家里就以红薯为主食,磨成面,做成糊糊和面食。“我的胃经常泛酸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王万友说。那时候家离学校很远,只能选择住校。1959年,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食堂把摘下来的树叶切碎拌上一点面粉,做成菜糊糊或菜饼子,让学生充饥。由于营养不良,很多学生身体开始出现浮肿,起初的体育课只是做些简单运动,后来体力不支体育课被取消。那段时间,热爱数理化的王万友咬紧牙关克服了身体的极限仍坚持学习。

 

    转眼间到了高三现如今的“高考冲刺阶段”,那时却没有太过紧张的气氛。据王万友回忆,高三仍然是以正常课程为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高考复习时间。“什么专业今后就业好,这种想法压根就没有。当年我的想法是,考上了大学,就可以吃饱饭了。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是国家统一分配。”当然,时代特色必不可少:“所有学生的志愿表上肯定都少不了这四个字,‘服从分配’。”

 

    没有警车护送,也没有父母相陪,家人都不在身边,王万友自己度过了高考的几天,如今回想,其中细节乏善可陈。五年的大学专业课程结束时偏偏赶上了“文革”,直到六八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来到青海拖拉机厂。 “我的经历也说明,大学只是一个出发点,人的未来还要靠自己努力。”

 

    刘锋

    一家考出两个大学生轰动全县

 

    提起1963年,躺在病床上的刘锋老人显得很激动,那一年对于“出身不好”的他来说,顺利考上北京矿业学院,是天大的喜事。老人说,1968年响应国家号召分到内蒙古,不久又来到青海,在青海省矿建工程公司退休。

 

    据老人回忆,高中阶段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饥饿笼罩着全国。除每人每月有限的口粮以外,没有多余的食物可以充饥,每晚临睡前都是辘辘饥肠。那时老人最盼望也最伤感的是一个月能回家看看。回家的路途很遥远,每次都是大清早顶着星星出发走上120多里,累了坐下来喘口气,渴了喝自己带的水,那时路边一碗水才一分钱,老人说真是舍不得,家里条件不好,妹妹很小就学会了编织席子供哥哥上学补贴家用。路上的辛苦不必说,到家时天已经黑透,脚上全是血泡,第二天还要再走回学校。从那时起,决心要考上大学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可家庭出身问题影响了他好多年,考大学要比一般人高几十分才能被录取,这种艰辛只有老人自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六三年,老人如愿以偿。几年后,出类拔萃的弟弟也顺利考上兰州大学。刘家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而且是县里唯一的两个,这一消息轰动一时。

 

    李建海

    全校文科仅他一人考上大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刚刚恢复,是国内高中毕业生、社会各种同等学历学生考大学的一个旺季。那时候,如果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将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就会有一个打不破的铁饭碗。大学毕业以后国家负责按正式干部分配工作,有固定工资,比一个工作十年的工人工资都高,单位还有住房分配,解决了后顾之忧。这种公开的无人不晓的优越条件,激励着许多高中毕业或者应届毕业的青年学生,拼命地复习去参加高考。“我就是那个时候,那种情况下,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李建海说。

 

    1979年,李建海第一次参加高考,总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却没有被录取。李建海痛下决心:再考!毕业后的几个月,他边打零工边复习。转眼到了年底,西宁市教育局招老师,17岁的李建海报名成为一名地理老师,那时候的他抱着极度饥渴的求学心态,教课的同时不忘复习其他的课程。临近高考时,五六个人报名参加,学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是否同意他们参加高考。等结果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谁也不知道命运的天平会向谁倾斜,他们都忍受着煎熬。会议一直开到很晚,当校长笑眯眯地告诉他们可以参加高考时,他们激动得欢呼拥抱。1980年的夏天高考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进行着。成绩出来后看榜时,李建海心惊胆战,他看了一遍,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细细密密的汗珠顿时悄悄湿透了衬衣,燥热紧张袭击着他,他揉了揉眼睛,再次像过筛子一样把名单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名字被筛出来那一刻,他长长舒了口气。是啊,太不容易了,李建海所在的高中是一所职工子弟学校,正式老师很少,教学不规范,学生就靠自己努力,那时的他非常羡慕在城里上学的学生。第一次高考的经历让李建海心里憋了一股子劲。李建海回忆说,哥哥有一个姓陈的徒弟,他是铁路上的工人,靠自学考上了北大,临走前来向师傅辞行,这件事让李健海羡慕不已,考上大学成为一种动力一直激励着他。那年,他们学校文科只有他考上了大学。

 

    从1905年科举制废除现代高校招生制度初成算起,中国人的“高考史”已经有一百多个年头了。可以说,一百多年来,高考这个考场一直是公平度相对最高的一个考场,也是寒门学子改变人生的最好机会。多少学子在这个考场上发奋拼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