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第一阅读:史前陶鼓险成谜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晓芸   时间:2014-09-15 08:12   编辑: 刘海钧   

    千百年来,湟水流经之地形成的河湟谷地,成为我省史前文化遗存最多的地方。位于湟水河下游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新民乡下川村的小村落——阳山,从上世纪20年代起,因为发现了诸多史前遗址,备受考古学家关注。1981年,阳山墓地出土了3件喇叭形陶器,这种造型奇特的陶器的用途,曾引起考古界的诸多猜测。

 

    民和阳山,一个紧傍湟水河支流松树河的小村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绿树成荫。

 

    千百年来,湟水河流经阳山一带时,在不断地冲刷、切割中,形成了一个谷地,阳山便坐落于谷地的阶地之上。阳山墓地的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坡面向东南略倾斜。由于历经久远,除因风雨的剥蚀及耕种造成个别墓葬损毁外,绝大部分仍完好。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贾鸿键是阳山墓地发掘过程的见证人之一。

 

    古墓葬见证阳山辉煌

 

    1979年冬,阳山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彩陶器具和人骨。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得悉此事后,派人前往阳山。由于长年耕地,墓地有些墓葬已经破坏,其余墓穴也已不是太深。为避免文物进一步被毁,经省文物考古队审核批准,开始了对阳山墓地的正式考古发掘。

 

    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写的《民和阳山》记载,阳山墓地的发掘从1980年8月开始至1981年11月止,共开展了两次田野工作。

 

    贾鸿键回忆,“1980年8月至10月底,考古队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我们首先在墓地打了一条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宽3米的丁字形探沟,在探沟中发现了一批较完整的墓葬,从而证实了此地为墓葬区的推测,也对墓地范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战告捷,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心情别提有多么激动了。对墓地范围了解之后,按着考古发掘规程,由东至西进行大面积的揭露。当揭去表土40厘米至50厘米时,一座座墓葬的轮廓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经过细心清理,令人大开眼界,墓地的葬式繁多,结构也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几乎以前见过的所有半山、马厂时期的葬式都在这里不同程度地出现。”

 

    1981年8月,考古队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共出土随葬彩陶器、粗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等2590余件。

 

    安特生关注阳山考古

 

    对阳山一带的考古工作,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

 

    1923年,当时被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学者安特生对甘青地区展开地质考察时,就曾来到民和,在阳山展开考古调查、发掘。当时安特生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十多处史前遗址,他根据出土文物,将阳山的文化类型作了分期,认为这是一处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的史前遗址。

 

    此后,一些国内考古专家也纷纷将探究的目光投向了阳山。1937年,西北视察团来到阳山展开过考古调查;1948年,地质调查所的裴文中先生也到此展开考古调查。解放后,青海省文博部门和中央有关单位、大专院校更是在这一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遗址、墓葬,其中包括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文化类型。

 

    然而,即使从20世纪初,民和阳山就吸引了如此众多的考古学家前来探秘,埋藏在那片黄土地下的秘密,依然在沉睡,静静地陪伴着这片土地的主人劳作、生息。

 

    三件器物引发考古之谜

 

    作为氏族公共墓地,阳山墓地出土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等文物,通过这些文物,今人可以得知四千多年前,阳山先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等,然而,三件喇叭状陶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因为“类似的陶器在同时期文化中还从未被发现过”。

 

    贾鸿键记得,这三件喇叭状陶器分别出土于三座墓葬。23号墓出土的陶器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23.5厘米,瓶形嘴内沿绘黑褐彩单线垂弧,外沿绘一道紫红色彩条带,下缀黑彩倒三角纹。喇叭口外壁绘一道紫红彩和三道黑褐彩三角纹带。60号墓的高42.9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25厘米,喇叭口偏上处有一圈七个小镂孔。瓶形口外红彩条带波折纹,喇叭口外壁绘有黑彩和红彩锯齿纹波折线。喇叭口外壁中部有一圈在烧制成器后用硬物锉出的条形痕迹。147号墓的高36.8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23.2厘米,瓶形口内沿绘红彩单线垂弧纹,外沿绘红彩条带和单线波折纹,喇叭口外壁绘红彩条带波折纹。

 

    “这些喇叭状陶器都是橙黄色的,陶色均匀,与所画黑红二色浑然一体,陶质坚硬,可见当时烧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由于造型奇特,我们将它们命名为‘喇叭’。”贾鸿键说。

 

    疑是史前乐器

 

    虽然这三件陶器被命名为喇叭,但考古人员总觉得它们的真实身份并不那么简单。四千多年前,它们在阳山先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然而,这些喇叭身上丝毫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二环耳及泥突、镂孔缘处也不见擦痕。贾鸿键希望能够解开它们的“身世之谜”。

 

    考古人员发现,23号和147号墓出土的喇叭状陶器与其他随葬品一起放置于人骨的头部,60号墓的则单放于人骨的腰部。正是这件放于腰部的喇叭,帮助大家确定了它的用途:当时阳山先民是在二环耳上系绳悬挂于腰部,这种喇叭状、两端连通的陶器很可能是原始乐器——陶鼓!而那些喇叭口边鹰嘴状泥突和小钻孔则很可能是用来绷兽皮的。

 

    “专家对陶鼓出土的墓葬中的骨架进行了鉴定,墓主人都是成年男性,说明陶鼓拥有者的社会地位要高于一般氏族成员,他们的具体身份也许是部落酋长、老者或军事首领等。鼓作为能够发出较大声音的器具,最初显然具有多种用途。如在劳动和舞蹈中协调节奏,召唤人们,或御敌、祭祀等等。但无论做何用途,鼓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鼓声带有命令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陶鼓必然带有一种权威的象征。陶鼓的作用,说明阳山氏族祭祀神灵祖先的各种活动不同于其他氏族,而陶鼓的产生,又决定了阳山氏族不同于其他氏族的原始宗教观念体系。”贾鸿键说。

 

    曾参与阳山考古发掘的彭云也曾撰文认为,陶鼓本身在原始社会中似应首先作为一种法器而不是作为一种乐器出现的,与同时出土的石臂穿和石珠等相配合考虑,说明这三座墓的墓主可能与巫有很大联系。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