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解放青海,他率兵首进西宁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晓芸 张之剑   时间:2014-09-29 08:31   编辑: 刘海钧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在由王震总司令率领的10万解放青海的大军中,由时任一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的王尚荣指挥的侦察连率先进入西宁,这是第一支进入西宁市的解放军队伍。

 

    进西宁,探敌情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一军、二军以风卷残云之势,乘胜追歼,渡过黄河进军西宁。这时,已经积累了丰富作战经验的王尚荣任一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

 

    王尚荣判定,敌军主力在兰州被歼,在我大军进逼下,西宁城内的残敌必作鸟兽散,无力立即重新组织抵抗,他便急令二师在严密侦察警戒下,火速挺进西宁。为了做好进城的各项准备工作,王尚荣和几位师领导研究决定,由杨琪良副政委立即带领司政后工作组,随五团先进城展开工作。

 

    9月5日凌晨,二师师长王尚荣和二师参谋长王时军率二师五团进入西宁,五团到达西宁后接管了先遣骑兵侦察部队的城防任务。

 

    耄耋老人陈庆春先生是一军老战士。65年过去,当年的战士已是白发苍苍,但那段烽烟四起的岁月,仍会让他热血沸腾。“65年前,我作为一名军部译电员,因为工作关系,会经常接触到王尚荣将军。王军长高个头,圆脸,是位非常平易近人的首长,我们都在一个食堂里吃饭。”陈庆春回忆。

 

    9月26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王尚荣将军的长子王允刚。今年74岁的王允刚仍然清楚地记得,西宁解放后,一军的随军家属随大部队进入西宁。“我们的家就安在马步芳公馆的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住了贺炳炎军长、廖汉生政委等四家人,前面就是馨庐。廖汉生军长说部队要稳定下来,随军的孩子们就得有人管,于是就在军部附近,成立了一军干部子弟小学和一军幼儿园。父亲整天忙得不能回家,根本管不上我,所以我就进了小学校。一开始学校没有书本教具,就由部队里识字的官兵和他们的家属给我们教些字,后来就用自编的油印刻蜡材料上课。”

 

    代表解放军主持受降仪式

 

    西宁刚解放,王尚荣组织了受降工作。估计,当年青马骑兵军、骑兵师、八十二军等残部,溃散、流窜青海各地三万余人,校级以上军官千余人。

 

    1949年10月,一军各师驻地作了调整,二师奉命由西郊迁至乐家湾。这时,王尚荣正式离开二师来到军部工作,担任一军副军长。

 

    一军进入西宁后,一方面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威,一方面张贴布告、散发传单、集会宣传,发动政治攻势,与当地人士组织劝降工作,号召敌军弃暗投明,自动来降。短短几天,就有数千人前来投降。集中流窜于大通、上五庄及海晏一带的反动军官,于9月9日至11日先后接洽向我军投降。据王尚荣将军后来的回忆录中记载:“来降士兵,发放路费、遣散证,经教育后准其回家,从事劳动生产。校级以上军官入训练处,学习改造。但是,受降的高级军官中,有的一面拿到受降书,接受了人民军队的管训,一面却与隐蔽在外的土匪暗中勾结,制造阴谋,准备暴乱,对此都给以严厉惩处。”

 

    王尚荣主持了受降仪式。青海省档案局珍藏着一张当时王尚荣代表部队受降的照片。这张拍摄于1949年的老照片,记录着那个历史性时刻。黑白光影间,我们可以辨认出,当时的受降地点是在湟中大厦,这正是一军指挥部所在地。

 

    王尚荣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了二师进入西宁后的任务。他写道:第二师进入西宁后,主要是担任城防和警卫任务,接受马步芳部军官的投诚,还接收了大批武器弹药。全军从强渡黄河到进入西宁、解放青海,共毙伤俘敌三百多名,接受投降人员二千七百多名,其中校级以上军官三百五十名。

 

    住帐篷,修路上高原

 

    王尚荣将军任一军副军长后,又先后兼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青海省委委员等职务,部队训练、集训投降军官、剿匪、修筑公路、组织部队生产等工作都由他亲自领导。

 

    1950年4月下旬,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向一军下达修筑青藏公路西宁到黄河沿段和宁张公路西宁到张掖段的任务。在不影响剿匪和适当照顾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一军迅速组成了筑路大军。王允刚回忆,“当时父亲担任青藏公路的总指挥,四个月就修了605公里的公路,修筑了涵洞近千座,筑路大军们所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日月山上至今还有一座纪念碑,是对那段历史最有力的见证。”

 

    9月24日,记者在青海省军区西宁干休所内,见到了今年85岁高龄的闫家龙先生,他提起老首长王尚荣负责修筑青藏公路,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50年,我从西北军政大学分到青海,在一军卫生部当了一名普通卫生员。王尚荣将军所在的军部在周家泉,而我所在的卫生部在北小街,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他,只感觉他作风硬朗,为人随和。青藏公路动工后不久,参加修路的官兵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之后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军部对此非常重视,为了让筑路官兵早日恢复健康,派出卫生组到筑路前线。我负责的路段是贵德温泉、兴海县大河坝一带,在那里,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王尚荣将军。他在二师部队和指战员们同劳动、同研究,对如何加强领导,改进施工,以及解决部队的一些实际生活困难,作了许多指示,使大家深受鼓舞,情绪更加高涨,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我记得那时王副军长跟我们这些普通指战员住在一顶大帐篷里,对我们问寒问暖,用实际行动,慰问和鼓励部队,这样的作风令人敬佩。”

 

    从1949年9月到1950年年底,王尚荣将军在青海工作只有短短一年多,但在他的记忆中,青海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王允刚说:“1931年父亲参军后就没回过老家湖北石首,父母的容颜只能在梦中相见。1950年,青海局势稳定后,父亲专门把二十年没见面的双亲接到了西宁团聚,我记得父亲还买了羊皮背心送给他们以表孝心。”

 

    “1950年冬,父亲调离一军,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父亲一生戎马倥偬,他见证了青海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一直都以在西北的作战经历而自豪,他说自己尽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王允刚回忆。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