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西宁往事:忆县门街二三事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汝鑫   时间:2014-12-15 10:10   编辑: 刘海钧   

资料图片,请作者与本报联系即付稿酬

 

    旧时,西宁县衙门在人民街,那时候人民街还叫县门街,衙门前有两只石狮子,门外有一个小广场,广场外靠街道的水沟是青砖砌成的,这里栽的柳树和杨树又粗又高,水沟北一堵青砖砌成的影壁十分壮观,它把小广场和县衙隐蔽在内。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县门街,我曾看见过县官审贼,贼不肯招认,就用拔断筋、敲骨拐的刑罚。我还目睹了一次绞刑,死刑犯脸朝北、背靠南绑在木架上,行刑的差役用一根麻绳、一根短棍,将绳子套在死刑犯的脖子上,打上十字花,再将短棍套进去从犯人脖子背后绞,绞着绞着犯人舌头伸了下来,越来越长,犯人的脸蜡黄蜡黄的,行刑的差役松了手,过了一会儿,犯人清醒过来,差役再接着绞,如此,绞三次犯人才会断气。这时,有差役喊话:“犯人的家人挖洞抬棺材。”于是,就看见几个人拿着头铁锨在绞架背后临街的南墙上挖了一个洞,把棺材塞进来。差役们走了,死刑犯的家人们才敢放声大哭。接着,他们烧了纸钱,把亡人装进棺材,又从墙洞里塞出去。后来,我听说,这种刑罚叫三绞一死,但可以落下一个全尸。之所以要挖洞把棺材塞进来塞出去,是因为棺材是不允许进入衙门的,只能从洞里进、洞里出,从那以后,我每逢路过县衙门的南墙,看见那个被封起来的洞,总是快步跑过,尤其是夜里。

 

    从我记事起,县门街就有保长、甲长了,一保十甲,近百户人家,五百多人。县门街的住户贫富差距很大,有钱人家的四合院里有大花园,还有雇着人替他们干活。我们这些穷人家则是租房子住,一间房子有八九平方米,房租是以间论的,每月每间五角,要是院落、房子稍好一点的就要一个银圆了。保长、甲长除了拔兵、训练壮丁以外,还要上门收缴各种苛捐杂税,摊派夫役。家里有为公家做事的就不用负担夫役,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就免不了了。当时,我年纪小,也不能代替父亲负担夫役,而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养家,无奈之下,父亲只好雇了一个从后子河来西宁讨生活的汉子替我们家负担夫役。我们的四合院里,一共住了5户人家,这个后子河来的汉子就住在我家西北角房檐下,其他人家看到了,也就雇了他,这样,他就轮流替我们5家负担夫役了。当夫儿,主要就是去乐家湾修飞机场,修兵营,修路修桥以及每年春天的植树造林等,只干活不给工钱。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