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老西宁:我为西宁找水源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5-05-04 09:59   编辑: 刘海钧   

    上世纪60年代,我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从河南来到青海,被分配到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水文大队)工作。此时,西宁的人口增加、工商业开始建设,对水的需求量增大,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指示水文大队摸清西宁地区水文地质情况,经过三次水资源的勘察后,我们找到了西宁地区的几处水源,其中就包括西宁最早使用的水源地南川水源地。

 

    口述:王勇

    记录:本报记者 赵新丽

 

    利用军事地图找水源

 

    我记得刚到单位报到的时候,就先学习了保密条例。现在我还记得,条例中有一条要求我们在野外工作的时候保护好地质资料,回到单位后要交到档案室归档,不能把地质资料擅自给别人看。那个时候,我们单位的门卫也特别严格,没有介绍信是不能进门的,进门后,不经相关领导同意,不可以查看和工作有关的文字资料,就算是允许你当时看的文件,介绍信上没有明确写明的,是不可以拿走或是抄写的。

 

    接到摸清西宁地区水文情况的任务后,水文大队立刻行动起来,分成了几个小队,几个小队中又分成了组,每组3个人。当时,出于保密和安全的需要,每个小组还配备了一名安全保卫人员,这些人都是从部队退役下来的,身手很好,还配备了步枪和子弹,我们出外勘察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警戒。后来,给我们也配备了手枪,没有手枪的,就自备了大刀,至今,当年用过的大刀我还保存在家中。

 

    在勘察之前,我们需要西宁地区的地图,当时的地图是从解放军总参谋部拿到的军事地图,因此,保密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回到家中,我们都不会和家人说我们工作的情况,关于工作的资料也不会带回家,就算要带回家也一定保管好,不允许家人看。

 

    3人小组中,每个人的分工都不同,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画图,一人负责拿地质锤查看地质情况。每天的工作记录,都会详细记录我们勘察的时间地点,这一份原始的勘察记录回到队里后,是要上交的,作为资料以备查看。我记得做第一次西宁水文地质测绘图时,我们2月出发,到了11月收队,回到队里后,我们又开始整理资料,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绘出图来。接下来,我们就开展了西宁地区水文详查,然后在详查的基础上细查,最终确定了水源地的区域,这其中就包括南川水源地、塔尔水源地、石家庄水源地、西纳川水源地、沙塘川水源地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地质勘察中,我们所说的西宁地区并不仅限于西宁,还包括和西宁相连的地方。这些水源地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艰苦环境中快乐工作

 

    当时的地质勘察是非常艰苦的,我们的交通工具是马和骆驼,出野外的时候,我们自带干粮和水,没有蔬菜只有罐头。还带着帐篷,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有一次,我的几位同事在一个地方勘察的时候带的水都喝完了,又找不到可以饮用的水源,就只能喝马尿。

 

    还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深刻。做第一水文普查的时候,有一天我们队清早6点就出发,晚上9点多才到扎营的营地,到营地后,我看见所有的人都躺在地上动不了了,就问他们怎么回事,有个小伙子就说:“王队,我们都肚子疼,先让我们趴着缓一会儿。”怎么所有人都会肚子疼呢?原来,我们骑的都是骆驼,整整一天都没下来过,就算吃干粮喝水也是在骆驼上,骆驼来回颠,大家的肚子都被颠得肌肉酸痛了。

 

    没办法,眼看天越来越黑,不扎帐篷不做饭也不行。我就强撑着,又叫了几个小伙子先做饭,再扎帐篷。那天的晚饭,我记得是疙瘩汤,只放了盐和醋,大家还吃得特别香。

 

    找到南川水源地

 

    经过三次勘察,确定了西宁水源地的确切地点。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就先选了比较容易打井的南川水源地,水井被命名为“大神泉”1号。

 

    我们先根据地层和地貌的情况,确定了南川水源地的边缘地带,划定水源地的具体范围,然后打一眼井,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再根据流向打出更多的井。打出这些井后,水被拿去化验,我们再对水源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光这样还不够,打出的水要经过三个月不间断的抽取,才能确定这个水源地是否稳定可以饮用。抽水的时间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在枯水季节抽取,否则得到的数据也是不能使用的。

 

    水井打好后,我们就把井移交给了西宁市自来水公司。我记得,当时他们还找了兰州的专家来检验水质,检验合格后,我们交接完成。

 

    当时,水是通过水站对外出售给市民的,我记得那时建了10座水站。1962年12月,水站第一次供水成功。1963年1月,西宁市自来水公司正式向市区供水,日供水0 .4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为南川西路及古城台地区。自此,西宁市各族人民告别不卫生的饮水历史。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宁市又相继启用了塔尔水源地、石家庄水源地等向市区供水,更多市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