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明长城,青海高原的边墙记忆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瞿学忠   时间:2015-11-20 09:47   编辑: 张宏   

图/张 翔

 

    长城建筑的起讫年代大致在什么时候?其建筑规模、范围又是如何限定的?《辞海》的解释词条中是这样表述的,它“始建于秦,盛于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号称万里长城。”

 

    那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的青海,与万里长城还有多远?

 

    2007年,青海大通境内的明代长城遗址被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遗址。根据近年来国内专家的考证发现:大通明长城是围绕着西宁卫而修筑的防御体系,被人们称作“青海的八达岭长城。”

 

    青海八达岭

 

    从汉唐至明清,长城一直被看做是抵挡外族入侵、戍边守土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自东往西的千里防线上,长城和青海境内与甘肃交界处的地方始终有着明显的距离。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大通县儒学训导问昙编著了《大通县志》一书,这是大通建县以来有史可查的第一部地方志。这本书对大通的疆域有这样的描述:东至西宁,西至黑林口,南至长宁,北至凉州,东南至威远,西北至张掖……这样的疆域显然大大超出了现在大通县的管辖区域。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青海尤其是在西宁一带有没有长城一直存有疑惑。

 

    近年来,经过众多专家考察后发现,数百年来,青海人一直生活在长城脚下。

 

    笔者从青海省文物部门了解到,大通明长城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现存50245米,东起大通与互助县交界的阎王边,西止大通与湟中县的交界处。从老爷山过北川河,再从小石山至拱北岭,这一段长城不仅集中了众多的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而且还巧妙地与巍峨险峻的自然山体结合在了一体,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气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被专家誉为青海“八达岭”。

 

    始于明朝

 

    据清顺治时苏铣纂修的《西宁志》等史料记载,大通县境内的明长城是隆庆六年修筑的。在此期间,西宁近境经常受到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威胁,“屡遭蹂践,不可胜计”。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西宁卫的军民齐心合力英勇作战取得了南川、西川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此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军事势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西宁卫构成威胁。次年,西宁近境长城的修筑工程全部完成。

 

    据《西宁志》等史料记载,西宁近境的长城“四万四千五百零七丈,计二百四十七里零九十四步”,而大通县的明长城自“娘娘山沙尔岭起,札板山下止,边墙、水关、山崖共四千四百三十三丈。内墙底阔一丈五尺,顶阔七尺,实台高一丈五尺,朵墙四尺,共高一丈九尺。斩山崖高二丈,随墙墩五座。随墙壕一道,口阔一丈,底阔七尺,深一丈八尺……”

 

    湟中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海省境内明长城主线分布在湟中、大通、互助、乐都4个县(区);辅线则分布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贵德县4个县,多为关隘性质。

 

    防御工事

 

    在明代官方文书、史籍中称长城为“边墙”、“墙堑”、“边垣”等。大通县境内的明边墙,即为明代修筑在青海的“长城”的一段。大通县文物管理所陈荣女士在2002年第3期《青海民族研究》上发表题为《大通境内的明长城考释》的文章,考述了大通境内的“明边墙就是明代修筑在青海的明长城”,并对其修筑和维修时间等进行了考辨。

 

    大通明长城从一开始就是这个西陲重镇———西宁卫的外围防御工事。

 

    史料中有关大通明长城的记录很少。据清乾隆年间杨应琚纂修的《西宁府新志》记载:青海明长城是围绕着西宁卫城修建的。另外,在苏铣纂修的《西宁志》里也有关于大通明长城的具体记载:“娘娘山沙尔岭起,札板山下止,边墙、水关、山崖共四千四百三十三丈。”

 

    大通明长城只是一道高大的墙体,它是由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建筑组成的庞大的军事防御工事。

 

    以墙体为例,大通明长城既有夯土而制的土墙,又有石块垒砌的石墙,同时又有利用险要地势辅以人为加工而成的山险墙以及墙体和壕堑共同组成的防御体。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近境的长城基本上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据专家介绍,当时这样构筑、布局长城的用意是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从内蒙古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明西宁卫的侵扰。

 

    史料记载,西宁近境的明长城,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开始,由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后来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历二年、万历二十四年多次大规模的修筑才初步完成青海西宁近境长城的工程。

 

    东西闇门

 

    大通境内的明长城,在经过了几百年血与火的洗礼,风雨的冲蚀,依然巍峨屹立在高山之上。虽然“西闇门”、“水洞榨”险要的关隘巳不复存在,但是以它们的名称而产生的地名:“闇门滩”、“水洞浪”,用一种新的形式告诉人们长城的关隘“西闇门”、“水洞榨”的位置。

 

    据专家介绍,大通明长城的关隘包括东闇门、西闇门。据《西宁府新志·建置》记载:“三里有西闇门,六里有东闇门,俱系极要。”“三里”是以清代西宁府北川营驻扎的城堡而言,清代西宁府北川营驻扎于“永安城”。永安城“南距旧城五里,人谓之新城”。“新城”作为地名至今还在沿用;在大通县新城乡新城村还有残存的“永安城”城墙。因此,距永安城即“新城”城堡三里的地方就是“西闇门”。“西闇门”修筑于隆庆六年,其具体位置就是在娘娘山北麓的闇门滩山与小石山相夹的地方,现今“西闇门”已被拆毁,宁大铁路由此穿过。

 

    “东闇门”的位置,据《西宁卫志》记载:“万历二十四年,议建闇门于马营内,移置守备官。”

 

    另据《大通县志》记载:“威远闇门,去县城东南九十里,居五峰山之东,乃入燕麦川之小道,雄关南峙,出抵西宁之威远堡。”

 

    两次修葺

 

    历经四百多年日晒、风蚀,青海省境内的明代长城受到了多重破坏,有些部分已经消失,但有些部分仍保存良好。专家告诉记者,和国内很多地方的长城一样,自然风化、雨水冲刷、山体滑坡是长城遭到损毁的主要原因。

 

    大通境内的明长城在清代时先后进行过二次维修。据《西宁府新志·建置》记载:“国朝雍正十年,署西宁总兵官印务范散秩大臣时捷奏请动工重修。乾隆十年应琚率同知县张渡于残缺处复捐俸葺理,虽垣堑时有损益,而规模仍旧。”“规模仍旧”表明当时西宁近境的明长城,虽然经过了二次修葺,但是,没有改变明长城的原貌,也没有进行“重修”。

 

    雍正二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海蒙古部落的统治,清政府将青海蒙古部落编为二十九旗,同时削除了藏族部落对原蒙古贵族的役属关系,直接统治藏族部落。

 

    大通县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至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的百年间,长城之外,村落相连,牛羊满野,并开辟有大片的良田,此时,长城的防御作用已基本失去。清政府对西宁近境长城采取的方法是“有者,量加修葺,不可废前人之功;无者,不必增加,以重劳民力”,基本保持了明长城的规模和气势。大通境内的明长城也先后在雍正、乾隆年间进行了修葺,现今在长城城墙上还可看到这二次维修留下的痕迹。自乾隆十年之后的二百多年间,再也没有对长城进行过任何维修。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