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二次扰乱葬:卡约人唤醒骨中之魂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十梅   时间:2015-11-30 09:13   编辑: 刘海钧   

    1982年的一天,湟中县李家山镇下西河村的村民正在春种,他们远远地看见四五个陌生人来到了村里一处叫潘家梁的地方,那里是村里的梯田。后来,村民们才知道,那些陌生人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的专家,经专家勘查,潘家梁有许多的卡约文化时期的墓葬和汉代的墓葬。

 

    1923年,一个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来到了青海省湟中县,当时安特生受聘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在湟中县卡约村,安特生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存,之后便以它的发现地卡约村将它命名为卡约文化。卡约文化的绝对年代在3500年至2690年间,是我省独有的一种远古时期的文化类型。卡约文化的发现,对于研究我省远古时期的古人类构成和文明高度意义重大。

 

    1982年,为了配合当地农田基本建设,青海文物考古队的专家们前往卡约村考古。可惜,因为在历年来旱地改水地的过程中,卡约村的许多卡约文化遗址遭到了破坏,所幸专家们在离卡约村不远的下西河村潘家梁,发现了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卡约文化遗址。因为这次发现,下西河村这个普通的村落,被载入了青海的考古史。

 

    二百四十余座墓葬出土六千余件文物

 

    发现下西河村古文化遗存后,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的专家们便租住在了下西河村的一户百姓家中,一住就是两年。两年间,考古队工作人员对潘家梁古文化遗址做了系统的发掘。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杏改女士参与了下西河村潘家梁卡约文化墓葬的发掘,她清晰地记得初次到潘家梁时看到的情形。“潘家梁墓地的面积大约有1400平方米,但是因为之前平整梯田和取土,墓地大部分墓葬的原始地貌遭到破坏,只留下约七亩半的地方还保持着原貌。”刘杏改说。初步勘查后,考古队的专家们就开始了发掘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座墓葬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他们大多数都是长方形土坑偏洞葬,有单人葬、多人葬、母子合墓等形式。考古过程中,一件件陶器、铜器、石器、骨角器也随之被清理了出来。

 

    “到1983年考古结束,在这里我们先后发觉了卡约时期墓葬二百四十余座,汉代墓葬五座,出土文物六千余件。”刘杏改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里几乎每一座墓葬中的人骨都凌乱地散布在墓穴内。

 

    二次扰乱葬:卡约文化独有的丧葬形式

 

    潘家梁墓葬墓室中的骸骨都是乱七八糟的,凌乱不堪的人骨架甚至填满了整个墓室。这样的情形在这二百四十余座墓葬中普遍存在。

 

    这种葬式在考古学中被称为二次扰乱葬,它是卡约文化特有的一种丧葬方式。二次扰乱葬不同于二次葬。二次葬,又称迁葬,它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我国客家族和壮族都有二次葬的习俗。“二次扰乱葬,是在人过世后,先将人埋葬,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将墓挖开,把尸体扯乱再原坑埋葬。”刘杏改说。

 

    刘杏改介绍,在卡约文化中二次扰乱葬实施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将墓葬挖开后,将尸体拿出墓外扰乱,然后再将扰乱的尸体随土重新填入墓葬。有的将墓打开后,不将尸体拿出墓外,而是直接在墓内扰乱尸体。“因为每座墓葬第一次埋葬的时间与二次扰乱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埋葬时间长的尸体可能早已全部腐烂,所以扰乱得比较彻底,但是有些埋葬时间短的尸体可能还没有全部腐烂,扰乱的程度就差一些。”刘杏改说。因此,将尸体拿出墓外扰乱后回填,就形成了墓葬内到处都是凌乱人骨的情况,或是一个墓葬内多一块人骨,或少一块人骨的现象。

 

    人殉:残酷的殉葬制度

 

    在潘家梁墓葬凌乱不堪的骸骨中,还发现了几十具完整、没有被扰乱的骸骨。专家推测,其中一些可能是还没有来得及扰乱的墓葬。还有一些完整的骸骨,他们以奇怪的姿势,被埋葬在墓道的西北角和西南角,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刘杏改说:“这是因为卡约文化时盛行的殉葬制,经过勘查,我们发现在下西河潘家梁遗址,有二十多座墓葬属于人殉墓葬。他们都是被捆缚,以跪卧趴伏的姿态在长方形的土坑西南角或西北角。在二次扰乱时,人们一般不会打扰他们,只扰乱墓主人。”刘杏改说。

 

    在下西河墓地,人殉比较突出。刘杏改说:“根据考古发现,这处氏族墓地,正处于父系氏族时期,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的残余。从陪葬物品和殉葬不难看出,当时的氏族成员基本平等,没有贵族和平民之分。墓葬中除了人殉,还有牲殉,这说明卡约文化时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根据墓葬的发掘,考古专家还发现,在进行二次扰乱葬的同时,他们还可能举行过祭祀仪式。在潘家梁墓地上面,不规则地放置着一些大陶罐,发掘者认为,这些陶罐可能是为举行某种祭祀活动特意放置的,这些陶罐应该是在进行二次扰乱葬时遗留下来的。

 

    卡约人认为灵魂藏在骨骼中

 

    卡约文化属古代羌人的一种文化,是青海省境内遗址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而丧葬习俗又是当时人们灵魂观念的反映,是他们宗教思维的基础。

 

    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资料室主任乔虹说:“在卡约文化墓地中,每个遗址上墓室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下西河潘家梁墓地二百四十余座墓葬墓室的方向也是一样的。这说明灵魂的去向不是随意的,已形成一定的制度化。”

 

    在我省发现的诸多卡约文化墓葬中,均有二次扰乱葬的发现,这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们非常重视对死者灵魂的安置。“华裔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中国古代的文明是萨满式的文明。这种葬俗的流行,体现了萨满教的灵魂观,他们认为人的灵魂和生命藏于骨骼中。卡约人认为,骨骼是人类灵魂和生命的源泉,通过神灵的祈祷,骨骼连接,生命再生。二次扰乱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骨骼尽快暴露,成为一副骷髅,以便灵魂和生命能够再次复活。”乔虹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