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新面貌让人心情敞亮!”

王振伟的新居新生活。本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马芳 摄

暮春,一场雨雪浸润三川大地,再现罕见的“杏花烟雨”奇观。4月29日,回迁新居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河口村村民王振伟家里笑声不断,前来道喜的亲戚围坐在阳光房里,吃手抓、刮碗子、聊家常、话党恩……王振伟的妻子笑颜如花地忙碌着。

有着旋转台阶、实木大门、灰瓦白底中式围墙的农家小院显得大气古朴。走进院内,菜地里绿色菜苗已经冒了尖,为小孩子精心准备的乒乓球台、秋千、休闲座椅等,休闲中透着温馨。顺着台阶走进家中,卫生间、开放式厨房、储物间、洗衣房、室外休闲区、阳光房里的餐厅等功能明确,各种家具摆放整齐,处处透露着主人的温暖用心。

新房屋、新环境,新起点、新希望。从3月16日开工到4月22日不间断维修,并通过县、乡两级验收,紧着添置了一些家具电器后,王振伟一家顺利回迁“新”家,这也是满坪镇灾后重建后第一个住上新房的农户。期间,各级党委政府根据第三方给出的房屋鉴定级别,为他家补助了5.58万元维修加固资金,并提供贴心的指导服务。

“遭受地震灾害后,房屋鉴定为C级。我们不能只等靠政府,春节前我就请好了大工师傅,政府及时下发了补贴资金,房子盖得很满意。”王振伟说,党和政府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主心骨,跟着党和政府走,路稳心宽。

“开工以后,我们夫妻俩虽然忙碌但却很开心。现在,新房子的门窗换成了断桥铝,还装了电暖气,墙面用了墙板和铝扣板加固,极大节省了时间。”王振伟说。

看到王振伟已入住的新家,哥哥王振文也很喜欢,同样评定受损等级为C级,他也选择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自筹部分资金盖一院防震等级高而且舒心的房子。

“砂石料价格稳定,工匠又多,政府还提供专业指导,我的房子也要加快速度,争取早日住进新家。”王振文说。

来到几公里之外的官亭镇鲍家村,记者看到各施工队正在对灾后农户房屋进行维修加固。

70岁的鲍生国老人成为第一批验收合格后入住新家的农户,对老人来说,这几个月的生活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地震发生以后,鲍生国一家全部搬进活动板房,开启了“临时”的居家生活。“吃穿不愁,还有志愿者上门帮助,100多天的板房生活温暖舒心。但我们老百姓舍不得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一开春,我就带着孩子清理残垣断壁,规划重建方案,不到一个月时间,我的新房就完工入住了。”鲍生国高兴地说,房屋圈梁、裂缝墙面全部加固了,外立面全部粉刷一新,再把之前的家具擦拭干净,新家新面貌让人心情敞亮。

“从板房搬出来的时候,政府给的米面油还没吃完,我就张罗着在新家里吃了一顿浆水拉面,真的是味美心暖呀!”已入住新家的鲍生国说。

邻居鲍义杰同样已入住新家,他家采用板墙加固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维修时间。自己的新家安置好了,在西宁打工的他回来加入到村里重建家园的行列,还实现了在家门口挣“光阴”。

“我们夫妻俩一天的工钱有四五百元,改善了生活照顾了老人孩子,还能学到技术,一举多得哩!”鲍义杰说。

让灾区群众尽快住进温暖的新房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自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以来,民和县统一农房维修加固修前鉴定、修中监督、修后验收等标准,严格按照“一户一策”要求,严把施工质量关和安全关,加速度推进农房维修加固重建进度,全力做好农房竣工验收,各级各部门多方联动加快速度,争取早日让所有受灾农户回迁“新居”,实现“安居梦”。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