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文峰碑自行车赛点燃夏都

6月25日开幕的西宁市城中区第七届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在经过来自省内外、甚至国外留学生等各路自行车选手2天鏖战后落下了帷幕。赛场上,560人次分别参加了团队组、大众骑游组、个人竞赛组等各项赛事,选手们为观众留下了“激情与活力”无数精彩瞬间;赛场下,不少外地选手因为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而走进中区,还有很多本地车友因为这个平台,更加热爱自行车这项运动。

本届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由城中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市旅游局等单位主办,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承办。作为一个连续举办了7届的赛事,它无疑很年轻,可经过多年锤炼,这场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不论赛事规模、赛事规格都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成为在全国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中颇受好评的一个业余体育赛事品牌活动。

近年来,为了展示“大美青海·夏都西宁·活力中区”形象,城中区走出了一条体育、旅游、文化相融合发展的道路,通过“车赛搭台,旅游唱戏”,让无数人因自行车赛而知晓文峰碑美景,让美景引来无数自行车爱好者,从而把“幸福西宁”中区篇章充分展示给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让更多人来到中区、了解中区。

连续7届,磨砺出业余赛事翘楚

作为“环湖赛”的热身赛事,每年6、7月份,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都会在西宁提前点燃夏日激情。6月25日,随着“砰”的一声发令枪响,当560名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自行车俱乐部、协会代表队的骑行爱好者,从中心广场浩浩荡荡出发时,我们看到了这一赛事历经六届成功积累后展现出的成熟、壮大。市体育局副局长谢宏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由区、县一级举办的体育赛事,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无论从规模、赛事设计到裁判都按照国际赛事标准执行,在业余赛事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这一赛事不仅推广了自行车运动,让爱好自行车运动的群众也有机会参加、感受国际赛事的竞赛乐趣,更是一个中区对外宣传的极佳平台。

自2010年7月开始举办首届比赛以来,城中区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从第一届12支参赛俱乐部、团队到今年第七届的40支自行车俱乐部和协会代表队,运动员从第一届来自12个省、市、区的200多名猛增至第七届来自浙江、南京、甘肃、宁夏、四川等12个省、市、区的560名,并每年都会吸引一些在青海留学的外国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加入,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不断自我突破。在西北山地自行车业余赛事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并成为了“环湖赛”的热身赛。

不断突破,赛事上规模上层次

为提升赛事水平,吸引鼓励更多外地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与赛事,承办单位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采用不断优化比赛线路、引进使用“双屏电子计时系统”,并由参与过环湖赛等国际赛事的裁判担任主裁判等一系列工作,有力提升了赛事规格水平,确保了赛事的公平性,让不少参赛选手由衷感受到,该项赛事无论从组织到赛事设计都更加贴近国际赛事。

●报名电子化方便外地选手。为吸引鼓励更多外地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与赛事,承办单位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与西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通力合作,共同利用移动互联网及网络多媒体平台打造了赛事报名专用软件,并运用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平台实现了咨询、报名“掌上电子化”,极大地方便了外地运动员报名参赛。

●优质技术保障赛事公平性。本届赛事中的两位主裁判均是“环湖赛”中的裁判,拥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也技术性地引入“环法”、“环湖”等各类国际知名赛事统一采用的“双屏电子计时系统”,为确保赛事的公平性,提升赛事规格水平提供了优质技术保障。

●越野型赛道更具挑战。为了让赛道更具挑战性,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在城南总寨园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内打造了全程为土路的赛道,赛道由爬山路段、沙石路段、独木桥、细沙路段、涉水路段等组成,让车手贴近自然,直观体验冒险、刺激的比赛过程,同时,也是历届文峰碑赛以来最具观赏性的一场山地越野赛。

品牌活动,

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城中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拥有湟水中部流域的“西宁古八景”,在此基础上,城中区举办在省内外颇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并且将老少皆宜的自行车骑行运动与中区“南山公园”、“文峰碑风景区”等风景名胜相结合,这无疑就是宣传和推介中区独特的人文地理,就是在打造中区旅游名片,所以,有业内人士评价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实现了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负责人也表示,这一赛事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成为了中区的一项品牌赛事活动,他们将继续打造好这一品牌,让赛事成为宣传中区新窗口。

为了促进更多爱好者加入到自行车运动中,带动市民的骑行兴趣,本届赛事对骑游组采取开放式报名,还特设的萌宝宝骑行组,让孩子们加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同时,在开幕式当天,还举办了体育、旅游、商务推介活动,赛事文艺表演,低碳环保宣传,现场趣味健身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推广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生态旅游”的理念,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到自行车这一时尚环保的运动中,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区旅游知名度。

点赞,参赛选手打分赛事活动

魏魁,参加了六届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他曾在2015首届巴塘中法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男子组获冠军;2014年11月16日-22日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获男子组长距离总成绩冠军;第五届南宁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赛获公开组亚军。他表示:“文峰碑自行车赛从组织到赛事设计,与外地山地自行车赛相比并不逊色,同时,还促进了本地选手竞技的水平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山地自行车运动。”

胡晓军,参加了三届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这名90后的青年小伙子,受环湖赛的影响,爱上了自行车运动。第五届文峰碑获山地精英组第七名。2015年甘南传奇暨UCC全国自行车联赛获总成绩第三名。他表示:“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跟专业赛事很接近,同时,不断变化的赛道设计充满了挑战性,极大提升了自我的竞技水平。”

马泽龙,参加了三届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2013年首次参加了西宁市山地自行车赛获得了第二名,2013年至2014年获得两届环青海湖全国大学生自行车赛获得总冠军,2015年在传奇甘南UCC全国自行车赛获得团体总冠军。他表示:“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不断推陈出新,尝试国内外前沿的比赛形式,与青海高海拔的地理环境相结合,打造了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运动品牌,吸引了很多外地选手前来挑战,让他们通过比赛了解中区。”

责编:闻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