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高考

一个大学生的“造船梦”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 静   时间:2016-01-11 08:51   编辑: 张宏   

    2003年,刘盛锴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开启了他新的人生之路。四年后,经过青海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深造,他准备寻找属于自己的“港口”。

 

    然而,这并非易事。起初,看着一艘艘大船载着身边的“水手”扬帆远航,心里失落过、彷徨过、迷茫过……

 

    在苦苦的等待和寻求中,刘盛锴登上了自己的“万吨巨轮”———青海西部矿业,在“船上”用所学的技能当上了一个“机械师”———一名建设项目的技术员。本想在这艘“巨轮”上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领航员”。可是,现实却让他选择了“下船”。

 

    2010年刘盛锴辞职“下海”,在中国四冶建设有限公司以劳务工程队名义在西宁特钢有限公司从事技改项目劳务施工。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目标指引下,刘盛锴看到了青海崛起的势头,政府鼓励创业,并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他从中瞄准商机,并发展壮大自己的施工队伍,成立了青海梓煜建宁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这是他自己建的一艘“船”。公司以环保节能为宗旨,将不能用于建筑的破碎砂、工业废渣等制成干混砂浆重新运用到建筑市场中,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已相当成熟,但在青海市场上才刚刚起步。在母校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科研支持以及国家相关扶持创业政策的支持下,他把握住了这一商机。

 

    可是,在刘盛锴的创业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项新技术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让他的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作为企业的法人,他不时地问自己,“让船回港避风呢?还是乘风破浪?”当他犹豫不决时,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再次给这个创业者增添了动力和乘风破浪的勇气……

 

    “目前,企业拥有一条年产5万吨干粉生产线一条、年产1万吨腻子粉生产设备一套。虽然现在企业还没有太大的盈利,但发展空间非常大,我有信心让企业逐渐壮大,取得最多的盈利……” 刘盛锴说。

 

    2015年, 刘盛锴借助国家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申请贷款,他想让企业再度“起航”,向着自己更为远大的“造船梦”奋力前行。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