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南凉康王墓:西宁唯一的王陵

来源:青海羚网 作者: 时间:2012-06-12 09:13

    西楚霸王般的衰落

 

    这时候南凉国的一代雄主秃发傉檀登场了。秃发傉檀极具大将风度,有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魄,在和后凉的战争中,为了稳定军心,他把床搬到战场上,坐在床上指挥战役,大破后凉军队。

 

    秃发傉檀颇具西楚霸王项羽的风范,在他统治的十多年间,开拓出东起兰州西郊,西至青海湖畔,北接腾格里沙漠,南达同仁贵德的广阔疆域。南凉一直处在连年征战之中,南凉帝国所建筑的最浩大的工程——虎台就是一座军事祭台,以至于后来他的将士一听说国都被西秦攻破竟一哄而散。秃发傉檀的战略眼光也远不及哥哥秃发乌孤,每每与日渐强大的北凉作战而屡遭失败,又因为傲慢惹恼了胡夏国的国君赫连勃勃,导致国库空虚,不顾强敌的虎视眈眈却去侵掠弱小的吐谷浑部落补充粮草,最终被西秦偷袭攻破了首都。公元414年,南凉国瞬间灭亡,秃发傉檀这时却没有楚霸王的胆略,和太子虎台一起投降,次年被西秦毒死。

 

    南凉灭亡后,突发族人有的散居青海,竟也有的移居广东,至今尚存。

 

    居民无人知道有座帝王陵

 

    说起南凉遗迹,只要是西宁人几乎都知道虎台,虎台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市民日常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巍峨的祭台很容易引起人们对远古的遐思,但知道康王墓的人却微乎其微。

 

    康王墓就是秃发利鹿孤的王陵,史书上记载,秃发利鹿孤死后葬在西宁东南的山脚下,记者依照西宁博物馆馆藏康王墓的照片,按图索骥来到大南山脚下的东滩台地,西边是依山而建的大圆山村落,横贯南山的高速路隧道正在开掘,北面可见山下鳞次栉比的一座座高楼。台地上有许多居民院落,鸡犬之声相闻。

 

    从州县移居西宁10多年的白师傅很热心,他虽然不知道这里有座帝王陵,却带着记者由东至西,到东川砖瓦厂和大圆山顶的居民家中采访,但仍然无人知悉。

 

    一直居住在东滩台地上的马寿青,说他从小就在这片土地上玩耍,但从来不知道有座康王墓,在他的记忆里倒是有座很宏伟的陵墓,“在南滩那边,现在早成高楼了”,马寿青说。

 

    大、小圆山康王墓之争

 

    就像有学者认为虎台也是座陵墓,是秃发乌孤的王陵一样,对于康王墓也有很大的争议。认定位于大圆山东侧山脚下的康王墓,主要是基于《西宁府新志》中康王墓在“县治东南山麓”的记载。据西宁市文物所所长曾永丰介绍,文物考古部门曾对大圆山东侧康王墓进行过发掘,但没有发现陵墓所应有的夯土层,可能是秃发利鹿孤在位时间短,没有时间建筑大型陵寝,就因山就势挖山安葬,陵墓的甬道口就在大明将仕郎墓下。

 

    多年从事西宁历史文化研究的巢生祥先生则认为,康王墓不在大圆山脚下,而是东滩台地之上的小圆山,是形制略小于虎台的人工堆砌的土台,小圆山顶曾作为东川监狱警卫设岗之地,位置在东川砖瓦厂2号轮窑南。

 

    记者来到曾经是东川砖瓦厂的位置,见到的仅仅是荒芜的台地,台地北侧已经开建两座高层楼房,东川砖瓦厂早已拆除,据当地居民讲,原先砖瓦厂取土开挖的深坑现在也被填埋了。这座小圆山康王墓早已泯灭无存。

 

    记者采访结束后,突然刮起很大的风,东滩台地上阴云密布尘土飞扬,可以预见,这片台地上很快就会高楼林立,横穿西宁南部的南绕城高速路也将穿过这里。或许随着城市建设的开挖,小圆山康王墓会重见天日;或者经过考古发掘,大圆山康王墓将名至实归。康王墓带给记者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想,还有遗迹消失的遗憾以及对历史真相探寻的渴望。

 

    隐藏在大南山脚下的康王墓

 

    第二次来到这片台地上,《西宁府新志》中康王墓在“东南山麓”的话提醒了记者,爬上山坡,沿着环山公路走了一圈,一座高大的圆形山丘巍然屹立。记者穿过一片营地,来到这个山丘的正面,与西宁博物馆馆藏康王墓照片一模一样的王陵就耸立在眼前,背后的南山像雄鹰的翅膀一样护卫着这座陵墓。

 

    营地的卓辉同志告诉记者,因为这座小山上有个大明将仕郎的陵墓,他们一直将这座山丘当成将军墓了,谁想竟是帝王陵,由于都是军人,每年他们还会祭奠一下这位大明将仕郎。

 

    爬上山丘,成片的林木已将康王墓周围覆盖,山腰上还建了一座高压电塔。

 

    从山下看,这座康王墓被营地的楼房所遮掩,而且不来到山丘之前,根本看不出这座山丘竟然有大墓的形状,怪不得康王墓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