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PM2.5监测点刻意选“绿”址吗?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秀艳 时间:2012-06-05 09:25
疑问二:学校公园设点有代表性吗?
【回应】 学校和公园是人口密集区,污染物浓度并不低
广州等地的空气监测点因为“扎堆”学校、公园,受到了质疑。据了解,广州市目前有11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1个监测点位为城市对照点,其余10个监测点位为城市评价点。
“中小学附近和公园均是人口密集地区,儿童和青少年以及老年人是污染物的敏感人群,在这样的地区布点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黄祖照表示,监测点位的布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确定,并不存在挑选清洁点位开展监测的问题。
历史监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广州这些监测点位的污染物浓度与全市平均值处于同一水平。例如今年1月份可吸入颗粒物的全市点位平均值为0.057毫克/立方米,其中,“市八十六中”、“广东商学院”和“番禺中学”三个监测点分别为0.074、0.044和0.060毫克/立方米。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设置与监测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
“中学和公园附近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并不比其他地区的浓度低。”贺克斌告诉记者,由于空气的流通性,不同监测点位的污染物浓度间有着较好的时空相关性,交通干道等各类排放源所释放的污染物,随着空气的扩散在附近一定区域发生混合、叠加,影响到公园、中学的空气质量,此类监测点位能够代表附近各类排放源综合影响的结果。
广州今年将新增8至10个PM2.5自动监测点,建设重点放在番禺、白云、天河、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域及路边站,以便给公众提供覆盖范围更广的空气质量信息,新添的监测点位将征求公众意见后公布。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