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农家乐:市民的田园交响曲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胥忠琴 王十梅 时间:2012-06-20 08:44

    爬山、赏景、玩水,西宁周边三四十分钟车程内的景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大通、湟中、湟源等地依据自然区位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开办农家乐,既方便了游客,又实现了农民增收。

 

    农家乐:市民的田园交响曲

 

    6月13日,西宁市民冯强和几个朋友开车去大通鹞子沟玩。几个年轻人是自驾游爱好者,当天不是周末,鹞子沟的游人相对少一些,正合他们的心意。

 

    鹞子沟已经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树木枝繁叶茂,野花满山开放。冯强和朋友们爬山、蹚水、采蘑菇,玩得不亦乐乎,累了,在林间的草地上躺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听着松涛鸟鸣,真是难得的享受。冯强说,在城市里生活久了,都忘了内心的宁静是什么感觉了,到了这里,心情才真正放松。

 

    离鹞子沟六七公里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多隆村一家农家乐里,老板有得正忙着准备晚饭,冯强他们上山前在这里订了饭。

 

    山里采来的野菜、家养的土鸡、自种的新鲜蔬菜……不一会儿,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做好了。傍晚,冯强和朋友从景区出来回到农家乐,一道道农家特色菜已经摆上了桌。“这个洋芋粉条最好吃”,冯强和朋友们边吃边聊着,对饭菜的质量和味道都很满意。这家能住宿,冯强他们决定晚上住在这里,“天气看上去不错,晚上应该可以看星星!”冯强开心地说,“这儿风景好,吃住也方便,要是自己有车,休闲游玩来这里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这儿特别安静,保证你们睡得好!”老板笑着说。

 

    现在倡导健康休闲的慢生活,多隆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慢生活的空间。东峡镇常镇长说,在这里,游客能亲近自然,感受到真正的宁静和放松。

 

    从吃饭到休闲

 

    一栋栋新居、硬化的道路、绿油油的菜地、新颖的农家乐招牌……多隆村给游客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漂亮。

 

    6月13日中午,有得农家乐门口的小菜园里,老板有得拿着铲子麻利地铲了一盆油菜。有得家中午有一桌客人,他和家里人正忙着做中午饭呢。凉拌野菜、炒洋芋丝、酸菜炒粉条、烙饼、手擀面,地道的农家饭,客人们吃得很香。“这面是自家种的麦子磨的,粉条也是我们自家做的。”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这些游客是从西宁来的,刚从鹞子沟景区出来到农家乐吃饭的。

 

    多隆村农家乐的发展主要依靠鹞子沟景区,为自然生态旅游服务。常镇长介绍,每年到鹞子沟旅游的人很多,多隆村正好处在老爷山和鹞子沟之间,地理优势明显。“这个村给人感觉挺干净、舒服的”,有得家的客人吃完饭便坐在回廊上聊天,在院子里就能看到不远处披满绿树的群山。村子里很安静,有些客人开始打瞌睡。“真不想走啊!”一位女士说。

 

    “农家乐现在也能留住游客了。以前,村里没改造的时候,游客直接就去鹞子沟了,从鹞子沟出来也不会停留。现在,我们村建设得好,农家乐干净、卫生,饭菜可口,游客也愿意停留了。”有得和妻子还在厨房忙活着,他知道客人们没时间在村里逗留,但听到客人们说不想走,他还是很开心。

 

    青海农家乐上了中央电视台

 

    今天没有客人,多隆村村民刘应成在家里做桌子。他有木匠手艺,家里的房屋建筑样式,屋子里的陈设也格外讲究。

 

    走进刘应成家的农家乐,房间里铺着地砖,摆着时尚的家具。他家能为游客提供住宿,土炕宽大,收拾得很干净。“我的房子被评为河湟民居典型,中央电视台还来我家拍过呢!”说起自己的农家乐,刘应成很自豪。

 

    喝一口酽酽的熬茶,刘应成打开了话匣子。他家的农家乐开办3年了,当年投资16万元建农家乐时,他心里也没底,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挣钱。但是有政府的扶持,他和一部分村民还是开起了农家乐。现在,农家乐的确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以前,村里的年轻劳力都出门打工,我也一样,一年下来也就挣个几千块钱,再就是地里那点有限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是政策好,我们村集中改造了,在政府的扶持下盖了新房,我才办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收入几万元。”

 

    “多隆村旧村改造工程是从2010年开始的。”常镇长介绍,经过两年的集中建设,村里有364户村民住上了新房。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在大通旅游等部门的支持下,刘应成等17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户均收入能达到两万余元。这些农家乐的带头作用很明显,村里其他农户也对开农家乐充满了信心,今年,村里计划新办34家农家乐,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看,我们门前的农家乐招牌都是县旅游部门给做的,醒目又漂亮。”刘应成说,他家的客源主要是回头客,很多都是从西宁来的。客人们喜欢这里的山水,吃地道的农家特色菜,不想回去还可以住在农家乐里。姑娘、老伴和我都在农家乐里忙活,不用出门就把钱挣了,这可是以前打工没法比的。

 

    农家乐虽好还要提升档次

 

    “这两年,农家乐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多隆村的村容村貌,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到这里尝农家饭、感受农家生活。”常镇长说,鹞子沟景区已经名声在外,多隆村是去鹞子沟景区的必经之地,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游客来,并且留得住,这样农民才能增收。要留住游客,只有农家乐是不够的。今年,大通县要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很多活动都要放在多隆村办,这对多隆村的农家乐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还要继续改善村里的硬件和农家乐的软件设施。

 

    刘应成很期待今年即将实施的自来水进村工程。现在,村里人吃的是井水,虽然来农家乐的游客喝了井水后没有什么不适,“可自来水方便呀!而且,客人来了感觉更干净,我们的农家乐也更上档次了。”

 

    除了没有自来水,刘应成家收拾得还是挺讲究的,进去后感觉就像到了城里人家的客厅。老刘说,客人到他家都感觉干净、舒适,所以他家的生意才好,他也愿意在室内装修上下工夫。

 

    “今年就开始实施。”对于刘应成的期待,常镇长肯定地说,今后多隆村还要建滑雪场、农业观赏带,这样游客来了,可以吃农家饭,还能参与游乐活动,农家乐的生意会更好。村民办农家乐的积极性提高了,就更愿意投入。而我们的目标是,将多隆村建设成为“村美、家富、人和”的全省最美的生态旅游村。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