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景区“难以招架”传递哪些信号?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关桂峰、孙伟丽、岳瑞芳 时间:2012-10-08 10:56

    故宫单日接待量达18.2万人次;华山大量游客滞留山顶,部分游客封堵入口要求退票……连日来,暴涨的游客人数让部分热点景区“难以招架”,这些现象传递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旺盛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数字】长假中期,国内传统热点景区持续爆满,主要旅游城市及景区启动应急预案。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3日17时,南京中山陵、厦门鼓浪屿分别达最佳接待量的10倍与9倍,山西平遥古城为5倍。华山针对“井喷”式客流,放缓售票节奏,每小时售票不超过800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十一黄金周出游人次将达3.62亿,带动1800亿元的旅游消费,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4%。

 

    【现场】2日,几万名游客拥堵在华山,不少游客夜困山顶下不来,要求退票,与管理方发生冲突,并封堵华山景区入口。

 

    2日,山东泰山迎数万游客。一位游人说,如果两人一起走,只要身子稍稍分开,就会立刻被人流挤得“遥不可及”。

 

    3日,北京故宫,吉林游客李玉顺告诉记者:“我连金銮殿都没仔细瞧,看的都是人头!”在北京长城,游客廖长胜感叹:“长城内外,人海茫茫!”而在厦门鼓浪屿,有游客上网发帖称:“5分钟仅挪动1米。”

 

    【信号】专家认为,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旅游拉动内需潜力巨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说,游客爆棚说明我国仍具拉动内需的超强消费引擎,这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

 

    “现在我国人均出游率仅为2次,而美国是七八次,大量老百姓没机会外出旅游,每次旅游的人均消费为771元,花费不多,这说明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