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西宁公共用品安全状况调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唐楠 时间:2012-12-19 08:53

今天,你消毒了吗

    我们在公共场所接触到的种类繁多的公共用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因此,对这部分公共物品消毒的问题便备受关注。我们选取了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饭馆里使用的餐具、理发时用到的毛巾、公共澡堂提供的拖鞋这三种公共用品,以管窥省城公共用品消毒的情况。

 

    这家理发店的毛巾未消毒

 

    12月12日晚6点,西宁市民程良玉到常去的一家理发店理发,这家理发店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北小街。

 

    这时正值理发的高峰期,仅有四五名理发师的理发店,生意十分红火,有几名客人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等候。理发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客人用过的毛巾也来不及收拾,便被理发师揉成一团随手扔在空椅子或者柜台上。

 

    在店里的椅子把手和暖气片上,还有一些铺平了的毛巾搭在上面,像是要把这些毛巾晾干。可是这些毛巾是否经过清洗、消毒,却无从得知。不一会儿轮到一名刮脸的客人,理发师从后面的房间里拿出一个小盆,里面盛着半盆热水,又从暖气片上扯下两条毛巾,把毛巾放在盆子里浸泡了一会儿后,拿出来折叠成长条搭在这名客人的脖子上。

 

    许多客人都是店里的常客,对此已见怪不怪,只有一两个看起来是第一次来这家店的客人对理发师的这种行为提出异议。“你这毛巾消毒了吗?我们可是看着你从暖气片上拿下来就往人家脸上搭,一点儿都不卫生。”一名理发师急忙解释道:“我们店里的毛巾晚上都要经过消毒,放在高压锅里蒸过才搭出来晾干的。”

 

    这时,轮到程良玉理发,在理发过程中,程良玉和理发师攀谈起来,“你们晚上要到几点下班啊?”“到九点多呢。”“一天大概有多少客人啊?”“七八十个客人有了,周末还要多一些。”

 

    通过观察,这家理发店在给客人理发前和理完后都要洗头,各用一条干毛巾,按照这个用量计算,这家理发店每天需要准备消过毒的毛巾一百五十条左右,可是店里各处搭着或者胡乱堆放的毛巾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十条。这也就意味着这家理发店有一条毛巾多人使用的嫌疑。同时根据理发师的说法,晚上打烊后会为毛巾消毒,可是店里毛巾的存量并不能满足一天毛巾的用量,未消毒而使用毛巾的现象,在这样的小理发店里,似乎很难避免。

 

    这家理发店的储藏室有一个窗户朝向某小区,储藏室的门是打开的,从储藏室的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理发店里的情景。晚上9时许,客人陆续走完了,理发店冷清了下来。几名理发师热了饭菜,才吃起了晚饭,其中一名理发师打扫起店里的卫生,只见她把用过的毛巾集中到一个大桶里,接上热水。然后开始扫地,把店里收拾妥当之后,她把毛巾捞出来拧干,直接搭在了暖气片上。从始至终没有看到她用高压锅为毛巾消毒,也许今天是一个例外。

 

    粘在餐具上的辣椒面

 

    李金瑞女士的新家在西宁市十三中附近,第一次在新家附近的一家小炒店吃饭,就倒了李金瑞的胃口。

 

    搬入新家后,李金瑞听说离家不远的一家饭馆的味道不错,便同朋友一起到这家饭馆用餐。李金瑞和朋友坐定后,店里的服务员前来倒水,李金瑞顺手打开了摆在面前的消毒餐具的包装袋。可是,李金瑞拆下的包装袋上还有许多水滴,她仔细看了看餐具上也都有水滴,甚至“消毒碗”里还残留着已干结的一片辣子。

 

    李金瑞不明白,包装完好的消毒餐具怎么会如此污秽不堪,这样的餐具是否真的消过毒?不仅如此,和李金瑞同行的几个朋友打开面前的消毒餐具发现,各自的消毒餐具上也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没有冲洗干净或明显未经过高温消毒的问题。李金瑞只好要求服务员对所有餐具再次清洗,可是大家已被这些消毒餐具倒了胃口。

 

    为此,李金瑞和店家争论了起来,她觉得是店家提供了不合格的餐具,倒了一桌人吃饭的胃口。李金瑞说:“既然叫消毒餐具,就应该把餐具消毒后再送到客人面前,这样的餐具还没以前饭馆服务员自己洗得干净呢,怎么能叫消毒餐具?何况还要收我一块钱,我花了钱,就应该给我提供经过清洗、消毒的餐具。”

 

    店家也有委屈。这家店的一名负责人说:“这些消毒餐具都是餐具消毒公司送来的,我们连包装都没拆,消毒合不合格我们也不清楚。”

 

    消毒拖鞋的推广路

 

    一到冬天,家住西宁市共和路的李秀梅老人就不得不到她家附近的一家公共浴池洗澡。

 

    李秀梅向我们说起今年入冬后去公共浴池洗澡时的遭遇。浴池离家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李秀梅像以前一样给柜台的工作人员交了五块钱,等着领钥匙,工作人员却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双带有塑料包装的拖鞋对李秀梅说:“现在都用一次性拖鞋,一双一块钱,你还得再交一块钱。”李秀梅说:“那你不是变相涨价嘛,哪有洗浴的地方的拖鞋还收费?”工作人员并没有跟李秀梅多解释什么,只是告知她店里只有这种消过毒的拖鞋,要么交一块钱,要么就自带拖鞋。

 

    李秀梅说,她当时就转身回家拿拖鞋去了,她很难理解,之前的拖鞋用得好好的,怎么加了个包装袋就要收钱了呢?对于她这种从苦日子过来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块钱也不愿花得不明不白。

 

    像李秀梅这样对公共澡堂使用消毒拖鞋收费持反对态度的人有很多,据省城某小浴池的负责人介绍,由于自身不具备消毒条件,只能使用消毒公司提供的一次性消毒拖鞋,一元一双,虽然价格不贵,但是推广起来着实有些难度。这不仅是因为一些收入不高的人对此意见比较大,同时,未经消毒的拖鞋对人体的损伤并不明显,相当一部分人对重复使用拖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但这并不是说,消毒拖鞋在市场上没有需求。相反,在一些中高档的洗浴中心,客人对消毒拖鞋的认可度较高,他们在一家洗浴中心用过消毒拖鞋后,而另一家洗浴中心如果没有提供消毒拖鞋,通常会质询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消费者对一件新鲜事物的认知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种消费习惯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消毒拖鞋的推广。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