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买了车往哪停?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唐楠 时间:2013-07-10 08:15

    ——关注省城市民买车用车系列报道之三

 

    汽车,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可停车却成了老大难。在西宁,路内和人行横道停车场很方便,受到车主的欢迎,缓解了停车的问题。可是,由于违法停车导致交通拥挤现象频发。同时,部分车主停车时拒绝交费、逃避交费,甚至与收费员发生争执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营存在困难。另一面,有着安全、容纳量大等优势的立体停车场却“叫好不叫座”,经济效益不理想,小区内“一位”难求的现象更是让不少车主苦恼。

  

  买车容易停车难

 

  刘国平和家人喜欢到中华巷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面。由于自己的家离中华巷有一段距离,他每次都要开车去。可是每到饭点,兴海路附近街道的车流量很大,道路狭窄时常堵车,好不容易进到巷子里,却发现没停车位,这时再想开车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明知道停车难,可是每次吃饭,刘国平还是坚持开车去。他认为,买了车就是要用的,如今自家的这辆车已经成了一家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上班要用、上学要用、购物要用、走亲访友也要用。“我总不能把车停在家里不用吧。”刘国平说,他早已忘了上一次乘坐公共交通的大概时间,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公交卡扔在哪里了。

 

  有时,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刘国平不得不把车违法停放在一些不允许停车的路段。“就是吃个饭,很快就出来了。”每一次刘国平都心存侥幸。“被开了罚单只能算自己倒霉。”

 

  记者调查发现,像中华巷、小新街等路段,在停车高峰期找不到停车位而随意停车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停车难造成的交通堵塞时常发生。一名出租车司机说:“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夜市那一块我们开出租的都不愿意去,路边到处都是停的车,进去就出不来了。我有一次就在里面堵了将近一个小时。”

 

  小区里的“抢车位”

 

  外面停车难,回到家后小区没地方停车也让不少车主伤透了脑筋。

 

  杨先生家住前营街某小区,这个小区属于老旧小区,院子里停车位很少。杨先生说,大家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谁回来早谁就停,说穿了就是抢车位。

 

  因为工作,杨先生经常要很晚回家,他“抢”不过其他车主,只好将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杨先生说:“我的车时常被剐花,在路边停车太不安全了。”而且,杨先生所在小区门口路段是收费的,他还要在收费员上班前,把车停在小区里。早上一听见小区里的车有动静,杨先生就赶忙起来看是不是有空车位。

 

  杨先生说,如果不是出于工作需要,路不是很远,他一般不会开车出门。

 

  在这种情况下,住户在小区里能否有一个固定的车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目前在省城的许多小区,一个车位的价格与一辆普通轿车的价格相当。市民陈女士购房后,刚拿到钥匙,就开始张罗买车位的事情。她表示即使借钱也要先在小区买个车位,她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立体停车场遇冷

 

  胜利路是西宁的繁华地段,在胜利路西段的道路两侧,能够停车的地方都开辟成了停车场,可这还是不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相关部门为缓解停车问题,在胜利路的这一路段修建了一座立体停车场。据停车场工作人员薛孝化说,停车场共有88个停车位,在周末停车数量较多,平时并不多。

 

  记者观察发现,这座停车场里稀稀拉拉地停着十几辆车。薛孝化说,车位比较狭小,对司机的停车技术要求比较高,技术不过关的司机根本停不进去,一不小心就会剐到车。另外,车辆如若停在上层,取车时比较麻烦,需要等上几分钟,不少司机觉得太麻烦。

 

  路边停车收费引争执

 

  路边停车场备受车主欢迎,即便不是在周末,胜利路立体停车场的使用率不足20%,而附近人行横道停车场的使用率已超过80%,甚至一度达到100%。

 

  路边停车场对于缓解西宁市停车难的问题意义重大,可是部分市民对路边停车场收费问题提出异议。

 

  胡勇是兴海路的一名路边停车场的收费员,据兴海路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前不久,胡勇被打了。原因就是收停车费的问题。

 

  西宁的许多商铺的经营者习惯将车停在自家门前,好多年过去了都没有人管过,突然有人向他收停车费,许多人无法接受。而且,他们往往停车时间较长,或使用较为频繁,他们觉得不应该按照一般收费标准收取停车费。

 

  刚开始一些收费员对这一现象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矛盾就爆发了。胡勇说,这家店的老板经常停车不给钱,而且停车时间长,影响车位的流转率,公司对收费员也有考核,这种情况影响他的收入。于是,这一天胡勇上前去收费,这个老板恼羞成怒,将胡勇脸部和嘴唇打破,各缝了两针。

 

  西宁市不少路边竖着西宁市交警部门设立的占用公共资源收费的标志牌,可是,部分市民视若无睹,拒不交费、讨价还价的不在少数。据胡勇所在的青海鑫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大兵说,他们公司负责西宁市的路内停车泊位3200多个,经常出现停车人员拒不交费,与收费员发生争执后打骂收费员的情况。类似矛盾的出现,与消费者对占用公共资源认识不足有关,根本原因还是市民的停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业内人士问诊停车难

 

  这座立体停车场马路对面的银泰小区有三四百户住户,据刘先生说,有近一半的住户有车。可是小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最多能够停放七八十辆车,车位根本不够用。在小区内,记者发现,小区的前期规划似乎忽略了住户的停车问题,小区内几乎没有规划专门的停车位,在住宅楼前、道路两旁,甚至小区内的一些犄角旮旯,凡是能够停车的地方都被车辆占据。

 

  刘先生说,他现在不轻易动车,到不得不用的时候,车上往往积了一层灰。

 

  为了停车,住户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住户出于安全的考虑,以每年5500元长期租赁了一个停车位。”薛孝化说,这样的租金对于许多业主来说,未必能承受得起,在停车场长期租车位的车主有三四个,由于是以包年或者包月的形式出租,不计出入的次数,因此,颇受附近小区车主的欢迎。

 

  可是,即便如此,立体停车场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西宁城通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说,立体停车场的建设投资很大,一个车位的直接投资就在三四万元,由于刚开始市民并不接受这种停车方式,一直亏损经营,直到近期才能维持基本经营,而何时能够收回成本还是个未知数。

 

  面对路边停车场供不应求,立体停车场空置严重,青海鑫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可以通过提高路边停车场的价格或者降低立体停车场的价格,引导一部分市民将车辆停放在立体停车场内。

 

  西宁城通公司的一名负责人认为,需要政府从政策方面引导市民,规范市场行为。另外,可以学习大城市的经验,分区域、分时段收取停车费,繁华地段、特殊时段大幅度提高价格,引导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打造公交优势,鼓励绿色出行,以缓解重点区域的停车压力。

 

  前不久,西宁市人大代表就此问题发表意见,建议在有条件的支路一侧和较宽的人行横道上增加路内停车泊位,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沿街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并利用道路两侧的楼前屋后、空闲地等开辟新的临时停车场。对于新建、改建商场、餐饮、休闲娱乐等场所,制定强制措施,要求配备停车场地和泊位。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