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卤味,您信得过吗
央视关于绝味、久久丫鸭脖大肠杆菌爆表的新闻让吃货们无法淡定
青羚网讯 不论是老饕还是吃货,许多西宁人闲时都喜欢买点鸭脖鸡爪,犒劳一下自己的舌头。可两日前央视爆出的一则新闻,却让人对这些酱卤类制品打起问号:北京的绝味、久久丫鸭脖在测试中,大肠杆菌超出标准最高到30倍,网民们直接用“爆表”来形容。身在西宁的我们,身边的卤味安全吗?昨天,记者走访了西宁几家绝味、周黑鸭连锁店与出售酱卤类制品店,一探究竟。
-店家并不制作鸭脖
在莫家街的一家熟食店,记者询问起这则消息对生意的影响。“生意没什么影响,好得很。”店员的回答很轻松,他说店里的生意一如往常,甚至客流量反而更大了。
在莫家街市场,几乎每百米就有一家“周黑鸭”。生意火的时候,市民排队购买,“一天卖出几百根没问题。”一位销售人员说,橱窗前摞得高高的鸭脖子,半天时间就卖出一半。
“我们这些都是加盟店,只负责卖,不负责制作。在西宁有统一制作工厂,每天按我们的需求量配货。”莫家街市场附近一家“周黑鸭”店主说。“周黑鸭”的工作人员取食品时,都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其他工具,但也有部分店员不戴口罩。
被曝光的久久丫鸭脖在西宁没有店面。绝味鸭脖,目前在省城有两家店,这两家店的鸭脖全是从兰州加盟、进货。在商业巷口的绝味店,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没有戴口罩、手套,店门口还在卖烤肉,而生肉则直接摆在店内的桌子上。“每天早上都从兰州发货过来,我们不用加工。”这名工作人员说。当记者问加盟时需不需要对卫生有要求时,店主告诉记者,只会看地段是否繁华、店面是否统一,其他的不要求。在问及卫生是否合格、运往西宁的产品是否有保证时,绝味鸭脖兰州加盟店的工作人员以“不清楚”“现在工作很忙”为由,拒绝了采访。
在莫家街市场内,一家经营鸭脖生意十几年的店主说:“有些店的鸭脖放的调料太多,味道重。”而所有经营鸭脖生意的店主都表示,店内一定要有冰柜,今天卖不出去的货,明天继续卖。
-吃坏肚子,多数人不在意
“您知道鸭脖被曝光细菌超标吗?”“没听说啊,看起来挺干净的,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我就喜欢吃这个,经常买回家吃。偶尔会闹肚子,但也没觉得是这些造成的。”正在商业巷附近买鸭脖的莉莉说。
央视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绝味鸭脖大肠菌群数量2400MPN每100克,绝味鸭肠4600MPN每100克。据介绍,受大肠杆菌感染,常见的病主要有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或头痛等等。
据省城曾经经营卤肉生意的袁先生讲,各家卤肉的老卤汤有自己的调料,卤汤少了就在老卤汤的基础上再加调料熬制,有时老卤汤放久了,表面长出一层白菌,撇干净后再用。“一般都是自己家制作,后厨的卫生各不相同,干净点的就是打扫勤些,不干净的反正他是不会让你看见的,橱窗里的肉好就行。”在袁先生看来,这些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我以前就吃鸭脖吃坏过,现在见辣子就恶心。”省城的张女士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有些人吃完拉肚子是因为肠胃不好,不能吃辣。”一位经营鸭脖生意的店主说。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刁志明介绍,大肠菌群分很多种类,其中,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大肠杆菌在普通的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最适温度37摄氏度,大肠杆菌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在一般的生活环境中可正常生长。大肠杆菌潜伏期通常为3日至4日,但亦会长达9日,遇有腹泻及时去医院。此外,若不讲卫生,亦可能会通过人传人的途径。
“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店。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避免进食高危食物,例如未熟透的碎牛肉和其他肉类食品。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牛肉及牛的内脏,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刁老师提醒说。
-熟食质量参差不齐
莫家街市场熟食区内,一家经营卤肉生意的摊位,半开放式的橱窗不时有苍蝇飞进飞出,摆放的肉食表面几乎都已风干、萎缩。三名工作人员坐在一边聊天。“这个牛肉怎么这么干?放了很久了吧,新不新鲜?”“这个是新鲜的,我切开你看看,里面是好的。”说着,卖卤肉的工作人员用手赶着苍蝇。在省城多数菜市场内,虽然挂有营业许可证等证件,但卤肉店都没有正规“装备”。口罩可戴可不戴,人多时,找钱、收钱也不戴手套。
市场内尚且如此,那些“游击队”的卫生更不敢让人恭维。“我在西钢附近就见过推着车卖熟肉的。穿的看起来就不是很干净,肉就放在一个脸盆里,上面盖一层塑料布,在马路边你要哪块肉,他把塑料布取开,拿叉子一叉就行了。”省城的张女士说。
“我在小桥一家大型超市里买过发酸的熟食。”省城市民晓芬说。家里要来亲戚,晓芬忙不过来,就去超市买了几样熟食。亲戚们走后,熟食一样都没吃,“我尝了一口,菜都是酸的,气死我了。”晓芬气愤地说。
记者走进华联超市广场店,三楼的熟食区摆放着各种熟菜、熟肉产品。一名工作人员正戴着手套给顾客拿食物,塑料面罩挂在脖子上。“你们这些熟食卖不完怎么办?”听到记者问,这两名工作人员很警觉戴上了面罩说:“几乎每天都能卖完,卖不完的就不要了,我们保证每天的食物都是新鲜的。”
在省城其他一些超市,情况相同。在拿取熟食时,工作人员都戴着手套,但不戴口罩说话的情况较多。
-对卤制品店,有关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采访中,几乎所有卤味店都觉得没有问题,那么有没有相关的检测合格证明以正视听呢?记者询问了多家卤味店,但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诸如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都是齐全的,可相关部门专门针对熟食的检测报告,这个真没有。
平时很爱吃卤味的王女士昨天打消了买些鸭脖做菜的想法,在她看来,西宁的情况到底如何,谁也说不准,希望有关部门对熟食市场做个全面检查。
记者观察,无论是路边店,还是超市中的货柜,一般员工拿取货物时都会戴上塑料手套,用专用的夹子拿取,有些还特意戴了口罩。
不过,疏漏之处并非没有——不少店面的员工都长时间使用一双一次性手套拿取食品,使用后则脱下手套里外翻个面放在露天环境中。问及多长时间会换一次手套,员工们表示没规定,得“看情况”。
对这些卤制品店,有关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昨天,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现在负责餐饮店的检查,熟食店不负责,具体可以问一下新闻发言人。”
城西区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人员回答:“现在处于职权交接时期,监管方面有些混乱。最后还是归我们管,不过现在没有具体安排。”
省工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这种行业是多部门联合检查,没有特别安排,我们还是各部门按各部门的正常工作。如果有市民发现熟食有问题,可以拨打12315投诉电话。”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