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向幸福之城挺进 还西宁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小言 时间:2013-11-02 09:57

    市民是见证人,市民是市委、市政府大气魄、大手笔实施“清水入城”工程的见证人!三年来,“清水入城”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争取专项资金5.54亿元,融资26亿元,招商引资9.7亿元,大投入大项目支撑这一工程前进,再前进!

 

    “清水入城”工程带来了令市民为之惊喜的变化:614个排污口全部“闭嘴”,全市污水收集量较2009年提高了10万吨;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河道两侧各500米范围内211处非法采洗砂场全部关停;西宁第一座再生水厂即将投入运营……一系列举措使湟水河干流控制断面水质走出劣Ⅴ类,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让污水直排河道的不堪成为过去,滥采滥挖砂石现象得到全面遏制!

 

    一个个惊喜、一个个变化展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决心,是谋划长远、全力推进“清水入城”工程的决心,凝聚着每一位参与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者的心血,他们沉下心来扎实工作,力争使这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早日惠及百姓和子孙后代。市民翘首期盼着的“大山、大川、大气”高原山水城市,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清水入城

 

    西宁因她而灵动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缺水的西宁,湟水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宁人。然而一段时间,垃圾、污染成了人们对这条河的印象。2011年备受市民关注、投资巨大的“清水入城”工程全面实施,治砂、治污、规划、河道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全面展开。

 

    治理目标:用五年时间,把三河六岸建设成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旅游景区、文化展示、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景观生态廊道,水质达到四类水质功能区标准,实现湟水流域(西宁段)“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整体目标,形成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环境新格局。通过实施砂石资源治理工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核心段开发等工程,一年治砂治污打基础,三年项目落实显形象,五年长效管理全建成。

 

    治理模式:采取整体的一体化经营策略,整合河道治理、景观建设、市政交通建设以及土地开发为一体,系统解决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土地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在解决城市河流洪水和生态问题的同时,打造一个滨水的景观带和文化带,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重塑城市形象,延续城市历史,恢复城市活力。

 

    多措并举

 

    让湟水流域巨变

 

    2011年4月,我市成立了湟水流域(西宁段)综合治理管理委员会(下称“湟管委”)。根据市委市政府“治宁方略、水为大政”治理方针,湟管委以治砂为突破口,采取环境综合治理、沿岸景观绿化建设、发展城郊观光农业等措施,使水质大大改善。

 

    湟水流域有了“管家”

 

    北川河、南川河、西川河“三川”在西宁境内累计流程近300公里,影响全市152万人口、150多万亩耕地。“三河”整体该怎样规划、治理和发展,需要有人来统一协调和管理。为进一步防治、保护和改善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确保“清水入城”工程顺利实施,2011年2月28日,经市委研究成立了湟水流域(西宁段)综合治理和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流域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4月21日,成立了湟水流域(西宁段)综合治理管理委员会,经市政府授权,全面负责湟水流域(西宁段)综合治理和开发的规划、建设、协调和管理工作。

 

    治砂,再难也要上

 

    在“清水入城”工程中,任务最艰巨的当属关停采洗砂场,治理被挖得千疮百孔的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河道。曾经河砂的滥采乱开严重影响到了河道基础设施及行洪安全,使生态环境恶化、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禁止采砂已势在必行。

 

    “再难也要上”,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坚定。三年来,湟管委工作人员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他们每天奔走在区县之间,依法让一家家非法采洗砂厂关停。截至目前,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河道两侧各500米范围内211处非法采洗砂场全部关闭,累计清理存量砂石298万方,复平土地1700亩,完成投资4096万元。同时,三县初步选定的一批砂石加工点正在实施砂石资源开采论证、备案制,确保砂石资源开采符合规划、秩序合理,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实施小水电关闭

 

    湟水流域共有小型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2.54万千瓦,其中西川河13座,北川河5座,南川河1座,湟水河1座。小型水电站大量从河道引水,致使下游缺水,河流面貌日益憔悴,失去活力。为了“还水于河”,湟管委投资600万元,于2012年底关闭湟水流域西宁段装机容量最大的朝阳水电站。这仅仅是第一步,市委、市政府关闭小水电态度坚决。今后几年,我市还将陆续关停湟水流域的小型水电站。

 

    用世行贷款建水利

 

    我市将利用世行贷款和先进理念,实施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3亿元),自筹资金6亿元。项目包括:再生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及河岸环境整治工程、沟渠综合整治工程和机构与建设能力五个子项,计划2014年开工建设。

 

    排水管网

 

    做优秀“良心工程”

 

    排水工程、排污管道埋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真正的“良心工程”。

 

    ●湟水河脏臭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直排河道。三年来,我市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对沿湟及其支流排污口进行集中整治,全市累计投资3.12亿元,治理排污口614个,敷设排水管网141.81公里,建设投运三座污水提升泵站,使全市污水收集量较2009年提高10万吨,有效地改善了湟水河水质。

 

    ●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体系,大力解决城市一些地段的雨季积水问题。计划两年投资3.8亿元,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重点内涝区域)工程、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重点清疏改造地区)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厂进厂主干管改扩建工程。今年计划投资8418万元,新建及改建城市排水管网50公里。

 

    ●加快实施总处理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6万吨,配套管网38.3公里,总投资2.31亿元的西宁市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力争明年投入运行。同时,积极争取世行资金,利用第五污水处理厂尾水建设再生水回用厂。

 

    ●全省首座再生水厂建设接近尾声,即将实现再生水使用零的突破。西宁市再生水利用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3.5万吨,配套管网6.7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4430万元,主要用于东川工业园区工业用水、道路浇洒、绿化用水和宁湖景观补充水。

 

    北川河

 

    打造活力新城

 

    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我市重大项目“清水入城”的重点子项目之一,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安全、生态保护、水利工程及城市开发建设。通过治理,北川河将“重生”,华丽转身为我市城市特色滨水休闲区和城北片区活力中心。

 

    范围:规划范围东至东山根,南至天峻路、九家湾村与魏家庄村交界,西至宁张公路,北至康家桥。规划面积约9.32平方公里,分两期实施。核心段(一期)规划范围为康家桥以南,天峻路以北,宁大高速公路以西,宁张公路以东,规划面积约6.35平方公里。在此范围高标准规划建设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文化展示、旅游景观、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区。

 

    定位:高原水城、夏都花园、文化走廊。

 

    ●高原水城:突出西宁高原山水城市的地域风貌,强化“水”的建设主题,塑造西北地区山水城市典范,引领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城市与山水合理衔接,形成“山、水、城”城市新格局的融合。

 

    ●夏都花园:完善魅力西宁的发展动能,提供多功能复合型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都市服务档次,协助西宁转型21世纪魅力都会,真正成为“高端休闲、旅游服务、商务配套”的西宁后花园。

 

    ●文化走廊:凸显多民族文化汇集之地,挖掘多元民族文化经典,把握旅游产业趋势,集中展示河湟文化等多元文化,打造全国度假目的地,使其成为“冬游三亚,夏游西宁”的空间载体。

 

    和谐拆迁

 

    村民将搬进现代小区

 

    “以安置促拆迁,以安置保拆迁”,湟管委本着“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原则,率先将被拆迁人的姓名、房屋面积、补偿金额进行公示,让拆迁户充分享有了知情权、明晰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拆迁工作中,坚持依法拆迁与和谐拆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项措施,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年度拆迁目标任务。四个安置新村建设全面动工,建成后新村将呈现都市风格,上千户村民将搬进高楼大厦。

 

    目前,四个新村安置规划用地确定为:东至北川河、西邻宁张路、南至天峻桥、北至城北区环卫综合楼,共434.92亩,其中北杏园村50.3亩、陶家寨村122.67亩、陶新村119.77亩、石头磊村142.19亩。安置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5万平方米,建设3900套房屋,绿地率达到35.1%,同步配建村集体经济商业建筑18万平方米,幼儿园、老年会所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新村计划按照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小区模式进行建设,将来一栋栋高层及多层建筑就是这些拆迁村民的新家。

 

    南川河西川河

 

    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彻底改变三河憔悴面貌!“清水入城”工程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此。我市全面启动了规模前所未有的河道综合治理,目前南川河、西川河治理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南川河综合治理范围向南延伸。在已治理河道谢家寨桥向南延伸至大南川水库引水口段实施河道的综合治理。今年3月22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敷设污水干管,实施防洪工程建设。

 

    ●西川河综合治理规划继续深化。初步规划范围为西至湟中县与西宁接壤的黑咀村,东至湟水路,北至五四西路延长段,南至109国道。随着整治工程的大力推进,“十二五”末,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三河如三条银色的绸带舞动在美丽西宁的大地上,它们畅快淋漓地流淌,六岸风景秀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就是市民的福气!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