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海湖新区何时活起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周建萍   时间:2014-03-24 07:57   编辑: 张宏   

    青羚网讯 白天鲜见人、晚上少亮灯。近年来,中国许多地区因新城区楼盘集中,入住率不高,且大量商品房积压,被称为“鬼城”。今年,海湖新区进入第7个建设年头。对于当初“三年现形象,五年见成效”的建设规划,许多市民不禁发问——新区到底有多少住户真正住进去了、会不会成为“空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海湖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静。

 

    ●新区还有多少房子空着 ●10分钟生活圈会不会成为空谈

 

    ●今年新区会不会有起色

 

    对话人物:海湖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静 对话记者:周建萍

 

    目前,新区还有多少房子空着?

 

    记者:从2012年年底开始有人入住新区,一年多时间里,新区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许多房地产销售中心经常爆棚,但真正住进去的人有那么多吗?

 

    李静: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先来看一组数字:目前,共有34家房地产公司进驻海湖新区,开发小区34个,实现住宅开工面积669万平方米,粗略估计大概有5万套住房,80%到85%的房子已经卖出去。也就是说,4万到4.2万户的房子是“有主”的。截至2013年底,新区已有1.4万户入住,约4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每个季度都会有大幅增加。

 

    海湖新区会不会成为“鬼城”?

 

    记者:即便是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交通也在逐渐便利,但还是有很多市民对新区持观望态度,认为没有带动性的产业,新区会成为下一个“鬼城”吗?

 

    李静:海湖新区从开发建设到如今的提升品质,扩充内涵上,新区管委会始终都将最终落脚点定为:为人服务。避免成为其他地区的“空城”“鬼城”“潮汐城”。

 

    新区的大战略分为:夯基础、聚人气、提品质的三步走。前两阶段基本实现。新区大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为后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水、电、路、气等都非常完善。

 

    在关注度较高的“聚人气”方面,新区的开局还是非常不错的。2008年,新区的各大房地产开始推入市场,目前,已建设了669万平方米相对有品质、配套完善、小区环境在西宁现有市场上档次较高的小区。这个量,可以说占了西宁近几年开发楼盘的半壁江山。

 

    还有一点不可小视的是,新区的这些房子投放到市场以后,对有效抑制西宁市房价过快增长,有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这个新拓展的区域,老城区范围内的量,房价会高很多。目前,海湖新区住房均价在5000元至5200元(精装修楼王除外)。2010年在3600元左右,2011年4000元,2012年至今价格基本在5000元左右,实现了平稳增长,对西宁市老百姓居住条件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0分钟生活圈会不会成为空谈?

 

    记者:新区提出打造“10分钟生活圈”,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实现了吗?

 

    李静:全力打造“10分钟生活圈”,是新区管委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也会为之付出努力。

 

    不可否认的是,从2012年大量市民入住新区以来,新区在居民出行、购物、就医、上学、社会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配套不到位的地方。但这些问题,现在已经逐步在改善。

 

    从新区的规划上来看,居民生活圈中所需的各种城市配套都是有的,而且都是高质量、大设计的配套。新区的公共设施、中心商务区、医院、学校等,会逐一建立并发展成熟,只是在时间衔接上有个过程。

 

    特别是商业。从2010年起,新区管委会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国内知名商业品牌洽谈合作。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居民入住,新区各方面市场不成熟,许多工作都还在不断接洽中。让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在2012年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新区入住人口的增多,各方面配套设施的完善,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看中了新区未来的发展潜质,大连万达、新华联等国内一线商业品牌入驻新区。可以说,“海湖新区将成为西宁市新的商业中心”的目标,已经从规划蓝图上一步步“走”了下来,成为事实。

 

    未来,新区内将拥有西宁市最先进的商业业态,最优质的居住环境,与老城区形成双中心的格局,并且补充老城区一些不具备的城市功能,发展更加多元化。

 

    怎样让新区“活”起来?

 

    记者:新区最主要的是人气的提升,但很多期望住进来的人又在等别人先住进来,这种态势管委会如何掌控?

 

    李静:能让新区真正“活”起来的,是住在新区里的居民和入住其中的各大商企。当然,政府及各方管理部门也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新区从今年起,在各方面都有大的改善。首先,就是社区服务,社会管理方面。今年新区将围绕更加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理念,尽快成立社区、市民办公服务大厅、治安管理部门等,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实现,让居民享受就近的社区服务,享受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其次,围绕生活服务的配套设施将全面跟进,彻底扭转居民生活不便的局面。可以透露的是,今年10月,新华联大型商场将盛大开业。届时,市民可享受到集大牌体验店、电影院、品牌超市、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服务。

 

    与此同时,各个小区配套的小商业逐渐完善,包括小区楼下的理发、洗衣店,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五小行业”。一改现在下楼只能吃拉面的现状。

 

    另外,跟首都医科大学合作的海湖医院已正式动工建设,社区医疗的布点补充,小医疗加大医疗的配套,完全能解决新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所有住户极为关心的教育环境,我们也在一步步精心打造。未来,新区将按照3所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纯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幼儿园的规划,全面布局。这些学校的服务半径都是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到位的。

 

    新区今年会不会有起色?

 

    记者:如您所说,今年新区管委会将通过多种措施,完善城区配套,那么,新区今年会不会有大的变化?

 

    李静:这一点毋庸置疑。

 

    新区今年最大的起色,就是交通将会变得越来越便利。现在,新区的公交线路无法实现覆盖全区,但主干道交通出行是没问题的。除了6路、9路等基本路线,38路、58路都是专门为新区开通的。今年随着新区入住人口增多,新区将按照公交线网规划,把公交线路延伸到角角落落。

 

    同时,新区与老城区在绿色出行的理念体现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设置有自行车专用道。今后,新区还置自行车存放、出租系统。业主可以花很少的费用,租赁自行车,大大缓解交通压力,实现低碳出行。

 

    按照目前新区中心区CBD的发展趋势,总部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不断扩充,星级酒店的配套等,都已逐步实现。未来,小规模的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也将带动新区的多元发展。新区总的规划人口为20万人,现在已经有五分之一入住,还有很多人在装修,预计这一目标将在三年内实现。请相信,未来的海湖新区不仅拥有西宁市最宜居的生活环境、最先进的商业业态,西北最高的建筑群,还会成为一张富有人文气息,新潮内涵的西宁“新名片”。

 

    相关调查

    海湖新区二套房有价无市?

 

    青海新闻网讯从前年起,海湖新区的住房就开始大量推向市场,定购的人也很多,但在今年的中介市场,许多有主的二套房对外出售,似乎有价无市。

 

    3月19日,记者通过点击百姓网、58同城网,以及走访市区多家房屋中介机构后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对外出售海湖新区房子的房主大有人在。

 

    在百姓网西宁站的“新房出售”一栏中,搜索城西地段出售房屋时,出现402条符合条件的结果,其中有一半的房源是海湖新区的,而且价位也比老城区低。例如一套138.51平方米的3室2厅2卫的高层住宅标价78万元;一套145平方米的团购房标价72万元。相对于大套房,60平方米左右的投资类公寓则售价较高,总价逼近50万元。

 

    “很多对外出售的,都是单位集资房,或者是自家的二套房,甚至三套房。按照目前的市场动态,之前捂盘惜售的房主,有些按捺不住,纷纷低价抛售,但买房者也多在观望,所以,许多海湖新区的单子‘有价无市’。不过,楼层好、朝向好、小区环境好的房子还是很抢手。”城西区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先生介绍。

 

    何谓“鬼城”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鬼城是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如江苏无锡的太湖新城等。2013年,内地“鬼城“现象蔓延,除了此前广泛报道的贵阳、营口等城市,江苏常州、河南鹤壁和湖北十堰,也开始出现鬼城的魅影。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