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场葬礼花多少钱——清明节系列调查之三
办一场葬礼花多少钱
“去年我父亲去世,办葬礼花了两万多元,还不包括买墓地的钱。如果算上墓地,总共近四万元。”西宁市民王先生说。
“没办过葬礼,具体情况不清楚,但从别人办葬礼的情况看,怎么也得两三万元吧。”西宁市民张女士说。
“在西宁办一场葬礼要花多少钱?”大多数受访市民认为,眼下,在西宁市办一场葬礼,至少也得两万元钱。然而,西宁市民政局相关人员给出的答案和很多市民的实际花费相差很远。
西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孙波说,经过估算,如果仅仅选择一些基本的殡葬服务项目,除购买墓地外,整个殡仪过程花费只有一千多元。百姓殡葬消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政府定价的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第二部分是与火化遗体相关的选择性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清洗、整容、防腐、悼念等内容,实行政府指导价。第三部分是个性化、特殊化服务,完全市场化运作。
从2012年1月1日起,西宁市还免除了四项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共计720元。其中包括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300元(本市行政区域内);普通火化机遗体火化费200元(含燃油费160元,服务费40元);西宁市殡仪馆中普通遗体冷藏柜三天的遗体存放费150元;一年骨灰寄存费70元(含骨灰基本存放费60元,火化证、骨灰寄存证费10元)。
因此,目前殡葬消费高主要高在选择性殡葬服务和个性化、特殊化服务上。
攀比风催生殡葬行业“暴利”
眼下,一些市民办丧事,很大程度上是“办给别人看”的,似乎葬礼越隆重,花钱越多越能显示出对逝者的孝顺或尊敬。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最后一次为逝者花钱,就算多花点,也是应该的。于是,在基本殡葬服务之外的延伸服务上,就花费了很多原本可以节省的开支。例如,遗体存放时,放弃每天50元的普通遗体冷藏柜(而且免费存放三天),而是选择每天650元的“鲜花单间”。不用免费或价格便宜的火化用纸棺材,而是选用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纸棺材。不用殡仪馆提供的免费哀乐,而是请专业的乐队现场演奏哀乐。另外,寿衣的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而骨灰盒的价格则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墓地的价格更是因大小、位置、风水等的不同,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至于搭灵堂、办酒席等所用的物品更是“多多益善”。于是,一些人在选择这些丧葬用品时,不能理性判断,认为越多越贵越能显孝心,甚至相互攀比。
孙波认为,眼下,一些人说殡葬行业存在“暴利”,老百姓“死不起”,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少人认为葬礼越隆重、程序越复杂、花费越多,越显得孝顺,甚至相互攀比。这就导致殡葬服务行业和殡葬用品市场异常“红火”,葬礼的程序越来越复杂,办一场葬礼的费用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政府提倡殡葬新风尚
葬礼大操大办,葬礼上用的大部分东西最终付之一炬。而被烧掉的不仅是花圈等祭祀用品,更是逝者家属辛苦挣来的钱,而且大量焚烧这些祭祀用品还污染环境、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宣传和倡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骨灰堂(墙)、骨灰海(水)撒等新的殡葬方式。而且在清明节采用文明方式祭祀的人也越来越多,花祭、树祭、水祭、网络祭祀等节约、环保的祭祀方式也不断普及。
孙波说,尽管眼下全社会都在提倡婚丧简办,西宁市也在不断纠正奢侈浪费的不良治丧风气,树立移风易俗、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但传统方式要想完全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