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调查:湟川中学86%学生小学就近入学
每到春季,甚至更早,许多家长就开始为9月即将步入小学、初中的孩子托关系、找熟人、“跑”学校。就近入学、按片划分在许多家长眼里都成了“浮云”。家长为何热衷把孩子送进“名小学”?读了“名小学”,就一定能上好的初中、能进重点高中吗?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西宁市重点高中——青海湟川中学,向300名学生发放了“出身”问卷调查,看看这些佼佼者们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经历。
4月1日,西海都市报就“小学是否就近入学”“入学时父母是否托过关系”“你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等,对青海湟川中学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共六个班的3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6%的学生属就近入学。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学生中,258名孩子表示小学是就近入学,就近入学率达86%;6名学生回答“不知道”,比例为2%;36名学生表示上小学时父母托过关系,比例为12%。
问卷显示:300名学生中小学除12人来自外省和我省州县外,其余288人来自西宁各区的62所小学,这些小学既有家长眼中的“名校”,如虎台小学、贾小庄小学、西关街小学、北大街小学等,也有许多“一般”学校,如富强巷小学、谢家寨小学、刘家寨小学、陶北小学、东方小学、南川东路小学等。
按288名学生的生源地划分,来自南大街小学、虎台小学、贾小庄小学、北大街小学、胜利路小学、西关街小学、五四小学的人数分别达到10人以上,南大街小学、虎台小学、贾小庄小学、北大街小学人数最多,各为15人;来自杨家庄小学、朝阳学校、晓泉小学、行程小学、师大附小、青大附小、古城台小学、南山路小学、小桥大街小学、昆仑路小学、西宁二十八中、黄河路小学、祁连路小学、二十一中、新宁路小学、玉井巷小学的人数分别为5人以上10人以下。300名学生中,来自省城中区的比例为31%、西区的比例为32%,北区的比例为17%、东区的比例为17%,来自州县和外省的比例为3%。
对“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提问,35%的学生回答“兴趣和学习方法和家长的激励”;30%的学生回答“勤奋和毅力”;30%的学生回答“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会举一反三等”;5%的学生回答“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玩耍空间”。
西宁市城中区西关街小学校长童永菊表示:按照政策,每名学生必须按户口实现就近入学,这样就能有效规避“择校”。当然客观地讲,这种现象无法杜绝,也根本杜绝不了。家长“择校”无外乎认可某所学校的校风、管理、位置、交通、某名师以及环境能育人等。但是随着西宁市教育布局调整、教师交流的常态化,许多农村、城郊学校与城里的学校无论是教师教学水平,还是硬件设施,差距都越来越小,有的城郊学校的教学水平反而“反超”城里的学校。因此,家长不能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名小”就进了“保险箱”,就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孩子学习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力与互动。
湟川中学生源:重点普通各占一半
4.5%的学生表示父母托过关系
进了“名初中”,就一定能进入重点高中吗?本报问卷调查显示:答案是否定的。湟川中学300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56%的生源来自“名初中”,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比例占44%。
在这份问卷中,本报设计了“初中在哪所中学就读?”“为上‘名初中’父母是否托过关系? ”“你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青海湟川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中,有45%属均衡生、特长生和推优生,此外,55%的统招生中,仅4.5%的学生表示父母托过关系。300名学生中,97%的学生回答是依据按片划分的原则进入初中学习,3%的学生属来自州县或流动人口子女。
问卷调查显示:300名学生中,毕业于青海湟川一分校、西宁一中、西宁七中、西宁十一中、虎台中学等在内的“名初中”的学生比例占56%。剩余的均来自西宁二十一中、十三中、十二中、南川西路中学、西宁八中、西宁九中、昆仑中学以及西宁二十八中等初中。80%的学生表示,上小学时刚开始学习“不太好”,后来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后在班里或年级占“前三”或“前十”,有的回答当时成绩为“A”“凑合”或“还行”。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好的学习心态、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自身的努力”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宁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按规定,西宁市属重点高中在录取时,除40%的均衡生名额外,还有2%的推优生以及3%的特长生名额。因此,包括湟川中学在内的重点高中在招生时真正统招的比例仅为55%。
近年来,西宁市大力调整教育布局,实施教师培训、名师及名校长轮岗等制度,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发展了师生礼仪教育、书法教育、写作教育、古诗文化教学、传统体育教学等教育特色。通过改、扩、建、撤,目前西宁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1所,比2012年减少了84所,经过合理、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拓展特色办学之路,促进教育特色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生生有特长”的发展目标。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教育布局调整,校际间的硬件软件差距越来越小、“软硬实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家长眼中的名校不断提质,其他学校迎头赶上的格局。
数字链接
四区人口:城东区34.07万、城北区33万、城中区30.55万、城西区:24.6万。
四区小学分布:西宁市区共有76所小学。其中,城东区17所(含1个教学点)、城北区17所、城中区31所(含2个九年一贯制、2个教学点、9所初级小学)、城西区有11所。
去年小学入学人数:去年西宁市秋季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人数达23266人(不包括州县及流动人口子女)。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