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私房菜馆调查:无“暗号”难进门 无野味难成席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杨健 郑思哲   时间:2014-05-05 07:56   编辑: 张宏   

    眼下,许多宴请预订在某小区某单元某层楼。这种开在居民楼里的小餐馆,人们叫它私房菜馆。近两年,它以一种势不可当的势头出现,为此,西宁市专门出台《西宁市“无证经营家庭式餐馆”管理暂行办法》管理约束私房菜馆。私房菜到底“私”在哪里?日前,记者走进省城多个小区,做了一番调查。

 

    地点隐蔽:私房菜馆门难进

 

    根据读者报料,记者来到泰和园小区寻觅连物业也不清楚在哪里的私房菜馆。向小区居民打听,得到的是同一个答案:“知道有,但具体在哪一户不知道。”一位正在下棋的大爷给提供了线索:“就在小区前面新盖的高层里。”

 

    来到楼前,记者却犯难了,不知道具体在哪一户,没办法按门铃,而且楼下也没有任何标志,只能望“楼”兴叹。向几位来往的住户打听,他们说也不清楚。

 

    在泰和园小区无功而返,记者又来到城北区锦绣江南小区。之前,热心市民提供线索:小区里至少有两家私房菜馆。记者通过线索找到其中一家所在的那栋楼,但是进入楼门后又犯难了:住户既没有安装门牌号,也没有贴餐馆标志,“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为难时,幸好有一位住户给我们指出了餐馆的具体位置。

 

    叫门后,却没有响应。“多数私房菜馆都不会设标志的,客人普遍都是回头客,或者是熟人带过去的。有时见到生人叫门都不搭理。”一位深谙其道的业内人士透露。

 

    果然,记者在位于香格里拉小区的一家私房菜馆也吃了闭门羹。位于11楼的私房菜馆,记者在楼下看到了区别与其他住户的排烟道,鼓风机呼呼的声音暴露了它餐馆的“身份”,可多次按门铃,对方就是不回应。

 

    “门难进”这种情况,就连餐饮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曾遇到过。自西宁市出台《西宁市“无证经营家庭式餐馆”管理暂行办法》后,监督管理涉及十一个部门。据城西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科长张旭光介绍,他在对家庭餐馆摸排过程中也曾经遇到过敲不开门的情况,有一次他到一个小区摸排,发现住宅里明明有一个吧台,显示正在经营私房菜,可房主辩称自己喜欢这种装修,就是不承认开了餐馆。

 

    菜单“撒野”:湟鱼成了家常菜

 

    除了地点隐蔽之外,私房菜馆的菜单也是大有文章——上面有许多在一般餐馆,甚至酒店都吃不到的野味。“这里面能吃到你平时想吃却吃不到的,有时甚至能吃到你连想都不敢想过的东西。湟鱼算什么,有一次我吃到了鳄鱼肉。”一名声称吃过私房菜里野味的知情人士说,在私房菜馆里,野鸡、湟鱼之类只是小菜一碟,狼肉、鳄鱼肉才是好东西。

 

    “这些可都是保护动物,无论是吃还是捕获都是违法的,再说平时也根本找不到啊。”记者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走进五一路泰和园小区。“里面路边就有一家,听说还不止一家,但具体不知道在哪一栋,你再多打听打听吧。”物业的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的提问。

 

    走进小区,果然见到一家私房菜馆。记者走进去,看到里面只有两个包间,每间只有一张桌子。记者称要订餐,老板递过来一份菜单。菜单上并没有发现食客所报料的野味,看到记者对着菜单直摇头,老板对菜单中一道清蒸武昌鱼说:鱼到时候给你们换成湟鱼。“在你们这还能吃到湟鱼?”对于记者的惊讶,老板给出了另一个让人更惊讶的说法:这是家常菜。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