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而对一对80后夫妻来说,他们饲养的动物简直就成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和动物在一起。“如果几天不见我们饲养的小家伙,就会格外想念它们,它们就像我们的家庭成员一样。”80后居玉婷说。
俊男美女遇上动物
5月12日8点30分,八只成年环尾狐猴和四只幼崽正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内悠闲嬉戏,另一边,它们的“妈妈”居玉婷满头大汗,打扫完它们的窝后,又忙着为环尾狐猴准备早餐。小家伙们的早餐是一盘蔬菜水果拼盘,苹果、胡萝卜、黄瓜、鸡蛋……居玉婷精心地将这些切成小块,五颜六色的早餐人看了也馋。
动物园每天会配发给各个场馆一定的新鲜食材,饲养员还要对这些材料再次加工。喂食时间不同,饲料也不一样,对食材的形状和分量等有着严格要求。对居玉婷来说,这12个小家伙就是自己的孩子。
27岁的居玉婷已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工作了5年,她的工作就是照料这十二只环尾狐猴。
她丈夫何顺福已经在这儿工作了八年,是百鸟苑的组长。百鸟苑区域宽广,分为珍禽区、雉鸡区、水禽湖和鹦鹉馆。身为这个区域的负责人,每天早上,何顺福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查鸟的数量、观察鸟的健康状况和查看鸟舍是否有坏损。百鸟苑共有五百余只近五十种鸟禽,秃鹫、猫头鹰、金雕、野山鸡、孔雀……他如数家珍,这一圈下来,已用了半天时间。“别看每天工作简单,但责任重大。”何顺福的工作室在山上,靠近鸟的活动区,夏天蚊虫特别多,何顺福的胳膊、颈部都有蚊虫叮咬的痕迹。
陪它们一起变老
2009年,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的居玉婷来到动物园工作,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何顺福当她的师傅,两人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同是饲养员又特别喜爱动物的年轻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尽的话题,彼此的心也越走越近。2011年5月,两个人喜结连理。
最让居玉婷开心和兴奋的事情,是看到动物宝宝出生。灵长动物馆内,刚出生两个月的环尾狐猴,见到有人来,紧张地趴在妈妈背上,但又不时抬头偷瞄陌生人。双胞胎的妈妈最辛苦,背上驮一个,肚子上还挂着一个。不管母猴如何上下跳跃,两个小家伙都紧紧抓着妈妈不松手。
“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刚生下来都是丑丑的,毛没长齐。只有环尾狐猴宝宝,从一出生就和它们的父母一模一样,有着漂亮的毛色。”居玉婷说。
“养了这么长时间的动物,我觉得和动物接触比和人接触简单多了,也快乐多了。”居玉婷一边说着,一边笑眯眯地拉起一只环尾狐猴的爪子,塞给它几片黄瓜。
虽然和动物接触简单,但有时候动物也具有攻击性。去年冬天,动物园里的一只獾感冒了,身为助理兽医的何顺福为了配合同事给獾检查身体、治疗,需要将獾的头和身体固定住,“我为了让它感觉更加舒服,就让同事别抓着它”,何顺福一边轻轻抱着它,一边柔声说着:“乖乖!不要怕,不要紧张。”结果生病后情绪不稳定的獾一口咬住了何顺福的小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的腿才从獾的嘴里挣脱出来,小腿缝了四针,现在还有疤痕。
“我们希望可以一直守望这些动物,好好照顾它们,陪它们一起变老。”何顺福说。居玉婷认为“动物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只要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如果每个人的认识都提高一点,那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会更和谐。”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