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我与回归自然的又一次胜利

编者的话

大湖作幕,草原为台,大美青海风景如画,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如约而至。本次青海湖诗歌节以“在全球生态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诗人的价值立场”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八十余位诗人齐聚青海共同探讨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类心灵在诗歌中的创造和重构,向世界展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

6月29日,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颁奖典礼在青海湖畔举行。澳大利亚著名诗人、作家马克·特雷尼克在各位诗人的见证下,斩获2023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本期“江河源”副刊特刊发颁奖词及马克·特雷尼克的部分诗作,以飨读者。

澳大利亚诗歌或者说澳大利亚诗人,从更广义的角度讲,他们是英语诗歌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这仅仅可能是因为在传统和精神谱系上的联系,才会有人从英语诗歌疆域的整体性上给出这样一个定义。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的澳大利亚诗歌史的呈现来说,已经由一批完全本土化的卓越诗人,完成了一次既属于创造了新的传统,又极具个人经验并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性飞跃。毫无疑问,在这片被海洋和多元文化浸润的广袤的场域,其诗人和诗歌才由此产生了某种全新的属于其自身、亦不可被所谓更大的传统所替代的价值及其独立存在的理由。

令我们欣喜的,是当代澳大利亚诗坛近些年崛起了一位令人瞩目的自然主义写作诗人,他就是马克·特雷尼克。其作品深刻地观照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并重新审视诸如爱情、死亡、真理、希望、自然、永恒、不朽、信仰等主题。作为一个对万物的生命延续有着生命承诺的真理捍卫者,他的诗歌从一开始就精于使用隐喻和象征,也因为对生命毫无保留、由衷的捍卫,他的写作因而超越了地域、文化、种族的边界,并因此受到这个地球上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赞许。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自然环保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通过诗歌来捍卫其理想的令人敬畏的诗歌理想主义践行者。

有鉴于此,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评委会,决定将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颁发给澳大利亚诗歌的杰出代表——马克·特雷尼克。

◆ 黄昏河畔散步记 ——致父亲

黄昏时分我沿着河边漫步,

在她

橡树在陡峭的河岸上冒烟。那一天

从下午的掌控中溜走,蟋蟀

在即逝的沉默上留痕。

黄昏的第一颗星睁开眼睛

走过山丘,释放热量和气味

空气中满是干草。

冬天已经过去

温暖,不会更温暖,白天,更温暖,自从时间开始打卡。这个季节,冬天只想

晚上来,这里

冬天又来了,裹着一件外套

我走着走着。

雨已经全然忘记了

如何落下。一朵樱花开放

在河流拐弯处的杂草中,

一切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并非如此。万物彼此。

即使一切归于无,我的孩子们还在

我的孩子们,我是他们的长者。还有

你,我的父亲,也是他们的长者

你和我,俯视,同样的季节

我从小知悉所有的岁月。

一个驻留过的地方,

一切变动不居。山中

茅庐。太阳低垂在孤儿般的天空中。

◆渡鸦

听着,我的朋友,走这条路,就能启开一个人的心……

——米拉拜

礼拜日早晨,外出散步,初春,乍暖还寒

日光中仍旧透出几分寒意,一只渡鸦

飞过我的头顶;翅膀斜倾,

在礼拜日空气的素体诗里,

不知何故,渡鸦清楚自己的翅膀倾斜了;

我想,该是拍翅时不该发出的呼哧声,

我想到,每一天我的心重新打开时该发出怎样的声响;

怕是最初并不情愿

担起责任,让我的躯体经受所有的需求和渴念,

让它负载无重的载重:等待

无来由的忧郁就此止息。只是,依然

心会启开,绕着门枢哭诉,

自有秘而不宣的希冀,不愿就此打住。

缓缓穿过银色的橡胶树。

阴影,如帷幔罩住,

情人们衣饰,一片羽毛

脱落,来自另一只鸟儿

羽毛尖头插在草丛中,闪着蓝光

呈现蓝靛色——在丧服之中

我思忖这该是事物的本质:

在有序的世界里总有某种野性

狂热坚持自我;这就是一种爱,

你必须放手,可它却不会放过你。

这种事并非你希望放手就能如愿,

你受到呼召,去做的所有事,爱,空间

几乎所有的一切你都懵懂。

在家中,你把它浸在玻璃杯里,然后从头开始。话赶话,一拍接一拍,

痛苦也有妙用,让寂寞像羽毛一般

丰满,从中将生长出未来。

◆小露西和树

她从未见过一棵她不需要攀爬

的树。有些东西你必须去看

只能在那里找到你。她需要巨大的肢体,我的姑娘。

父亲的臂膀也许顶用

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一棵树。她明白了,一棵白桦树长大了

会占用一大块地盘

(在那里)成就一个花园

一个天空。十年前

今天,每个数字代表她的名字

的一个字母; 依旧

在她成长过程中

她攀爬过的低垂的枝叶,

依旧比她个子高,她通身沐浴着光

人在高高的树杈上。

我想起我怎么找不到她

在我不得不离开的那天。最后

我听到了她琥珀色的声音

从高处传下来

她出没在枝杈间

此刻爬上白杨树的树冠。“我在教树看东西。”她说。

还有

啊,你就是我的悲伤

的夏天,女儿啊, 此时你就像攀及天堂

我多么梦寐以求。

你教会我在生活中重新燃起希望。因了你的榜样

我的森林之心屈服了。

◆橘赞

坠落的小世界,

终于成熟,通晓世事,

这个世界,包含你我

包含我们所有人,

呈现一堆高大的火焰的颜色

通红似火,没错

剥开一颗橘子, 我也在剥开自己

为人用, 我也受益

一块一块品尝星星,他们

成就的金子, 死亡,燃烧

在时间的手指的顶端。

◆漫步西湖迷路记

——致舒雨

我在西湖畔漫步,迷了路,雨水抹去了

时间与永恒的界限,恍惚中

该是我的记忆出了差错;午后

飞燕的歌、恋人失和, 飘荡在希望与悲伤之间的小船

仿佛连成一条闪光的长丝巾;猩红的灯光, 如同灰色落叶

游荡在地面上,柳叶已枯黄;黄昏时分

朋友先前站立的地方模糊不辨,不远处石碑上的字迹

写意,飞扬,隽永,但无语;

我迷了路,心不在焉不知如何是好,四处寻你

你,静谧的女儿;我循着杂乱无章的

银杏叶,猜度你的方向;我四处寻啊寻

冬衣,秋饰,忽而祈祷,忽而绝望——

蓦然

瞥见你

在庙宇旁

传说中

知音不期而遇之地

你就是金木水火土之外另一行:

凡庸世事见天堂:诗与静。

◆巴尔曼夜曲

午夜时分,在特纳街,有十几辆车

行驶中睡着了。

高高的鸡蛋花里点着几盏灯——孩子们读书到很晚

在床上。月亮睡过头了。

低着头,柠檬香味的口香糖几乎原谅了所有人的一切。

街顶的蓝花楹开花了

恰如黑夜投下的那种

影子。往上

在黑暗的天空中,一千个太阳在燃烧

蜡烛两头点着,加班加点

成了我们天空中的人造星辰。

晚上独自一人,我很清醒在我的另一个生命里,翻译着不可言说的世界。

语言似乎总是

有所蕴藉。语言不是用来言说事情,

而是把事物联结

在永恒的真实再现中。而你,我的爱,

谁能一句话就毁了一个人的一天

让他的夜晚用一瞥,抛去所有的疑虑,千里之外,

在睡梦中,躺着做梦

用花的方言。

◆冬至

夜是玻璃做的,

入夜,白昼放空自己。在草地上,

半月张开怀抱

把枫香树揽入。宁静就像一条河

集水。半年过去了。

一个人的生命在冬至和午夜

就像象形文字道出花园的孤独

获取;快乐,无缘无故,

在符号之间的空隙里。

◆云影

云影变换,山,看似一片森林,

天空,晴好,积雨云,呈蓝色闪烁

荒原,清晨秋天的脑海里

唯一的思绪。

我跑步穿过,

移动四肢

叫我的大脑沉静,

满怀希望

快步穿越河上的桥

逸兴高涨

并接受阳光的诱惑

投在这一天。

无花果树上的果蝠

喜不自禁,睡梦中,笑我的事业;

烦恼开始像汗水一样

从我身上渗出。

回到家

在房顶坐定

喘口气,

思考:

我的脑子里

乌云密布了一千年

情节、速度和痛苦,

但是看看:

日子永远是现在时态;

一切黑暗都有光明的对应物。

蔚蓝翠鸟的来世

没有什么能像世界上最蓝的鸟

一样长时间静止不动。虽说成对成双

他们一生都是独自过活

在同一婚姻的两岸

溪水,静止数小时,生命已逝,

很大程度上是等待,缓慢的生活

也许

做得有点过头了。

但是这么努力

在生命的静止中

为了获得更多的行动自由

死后多了几个选择不是吗?

比这只小鸟,

一幅静物画

在靛蓝色的来世中

停滞不前。

◆邛海滨鹬 ——致朱迪

邛海的浅水区,

西昌的滨鹬在高声鸣叫

细柔如丝,既伤悲,亦甜蜜

雕刻在借来的时间之中,唱出来世的智慧

透着爱的凄切与幽怨。

凋零的荷叶间

雾霭还未消散

清晨湖边码头上,几只老鹰垂头,作吊丧状。

我与爱人、三两好友泛舟在划破平静的湖面。

方头平底船把岁月深沉的静寂

轻轻划开

空气里透着安详,雾散,湖面呈现。

过往逗留中国若干次,我学会竹的韧性

一如铃鸟的静默,不会折断。

冬日里,六七个长鼻鸬鹚

好似游乏的孩子,仰面倒在地上

湖水中浸淫,下午被狂风如水闸泄洪摧残

怅然,假日将尽,一切都有终了。

一切。除了无尽的乾坤。一切都会终了,

大地,因了歌声,再生

邛海浅湾,众鸟歌唱。

(专刊副刊中心6月30日8版)马克•特雷(13528478)-20230630153257.jpg

马克·特雷尼克

马克·特雷尼克(Mark Tredinnick),澳大利亚著名诗人、散文家。出版有诗歌、散文类作品20余本,如《几乎我所知道的一切》《耕田里的白鹭》《蓝天诗篇》《火日记》《蓝色高原》等。

马克·特雷尼克曾多次荣获重要的国际诗歌奖项,包括蒙特利尔国际诗歌大奖、纽卡斯尔长诗奖、布莱克诗歌奖、加迪夫国际诗歌奖、总理文学奖,以及优秀散文奖等。2020年,马克·特雷尼克因文学和教育成就卓著获颁澳大利亚最高国家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