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盛世辞旧岁 福喜盈门向未来

——本报记者深入受灾地区与群众共度温暖除夕

一顿团圆饭 一个希望年

本报记者李庆玲 闻 皓

“把馅料填进去,将包子皮两边捏到一起,捏成上面有四个敞开的小口,再捏小花边,包起来很容易!”

2月9日13时,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安置点,记者跟47号板房的女主人朱玉秀学习包糖包,看着记者笨拙的样子,朱玉秀忍不住上手再示范一遍。

这个春节,因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的群众将在安置板房度过。除夕这天,记者来到喇家村安置点,走进受灾群众“家”中,和他们一起准备年夜饭,听一听发生在板房里的温暖故事。

“早上吃包子,晚上吃饺子,是我们这儿的过年习俗。蒸熟的糖包看起来‘笑口常开’,吃起来甜甜蜜蜜。”朱玉秀一边介绍,一边递给记者一个糖包,让尝一尝味道。

除夕夜,阖家团圆,色香味俱全的一顿年夜饭成为迎接新年的“压轴大戏”,朱玉秀从早起就一直在忙活。听到记者要帮忙,她也“毫不客气”,以年夜饭“总指挥”的身份分配了任务。

“老伴你煮肉,把孙子看好,儿子去洗蔬菜洗水果,晚上要吃饺子,家里人多,我和侄女金花一起包饺子。”

记者加入包饺子的队伍中,朱玉秀一边包饺子,一边讲述住在板房里的故事。

“我们家和村主任家最后一批搬进板房,安置点用水、用电、用网、取暖都很方便,都是免费的,前几天还发放了米、面、油,没有啥困难,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我们。”

除了吃住不愁,朱玉秀也将自己商店里的货品搬到了安置点板房里。板房近三分之二的面积,摆放着零食、饮料、烟酒及其他日用百货。

“在官亭镇街道开小卖部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干脆就把铺子里的百货搬到这里,不浪费,也方便大家购买。”包饺子间隙,不时有人敲门来买东西。

有说有笑,一个和面、一个擀皮、一个包馅,随着包饺子的三个人分工协作越来越默契,不一会儿,饺子就摆满了面前的盘子。而火炉上的大锅里,咕嘟咕嘟地开始飘出肉香,馋得人直流口水

18时,朱玉秀的老伴带着儿子将对联贴到板房门口,朱玉秀也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喊大家“开饭喽”!开饭前,一家人郑重地换上土族盛装,你一言我一语,你敬一杯酒我让一筷子肉,围坐一起吃饭畅聊。

当说起新年愿景,朱玉秀告诉记者,她的愿望就是“在重建家园时,我们都能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早日住进新家。”

特别的除夕 特别的温暖

本报记者 牛玉娇 张得俊

“卓玛,快来,给炉子里加点火,肉还得再煮一会儿……”

2月9日除夕,记者来到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铁尕楞村震后过渡安置点,党旗迎风招展,排排悬挂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热心的华旦尖措组织村民在安置点支起了一口大锅,炉火正旺,肉味弥漫。

“今年是个特别的除夕,村里准备做大锅饭,大家一起过节,一起包饺子,一起看春晚。”

华旦尖措的妻子拉浪卓玛是村里的妇联主任,华旦尖措在隔壁村做小买卖,地震发生后,热心周到的他被村民推选为物资发放小组的副组长,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华旦尖措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

“记者同志,快请屋里坐。”刚忙消停的华旦尖措邀请我们走进他的板房新家。

屋外寒风阵阵,屋内暖意扑面。炉子上正煮着牛肉,四张床拼成的“炕”上放着黄色的炕桌,桌子上摆放着炸馓子、炸油香,饮料、坚果。华旦尖措的父母笑意盈盈,起身迎接到访的“亲戚”。

“奶奶,过年好。”

“好!好!多亏了政府,我们才能住上这么暖和的房子,过个好年。”奶奶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暖了心。

一旁的拉浪卓玛热情地让座、倒茶,她说肉已经煮好,准备包包子。

记者欣然加入,一边学着拉浪卓玛的手法包包子,一边寒暄:

“这是牛肉吗?”

“牛肉,是政府发的,还有米、面、油、猪肉、鸡肉,特别多,特别好。”

11分钟后,拉浪卓玛就把蒸好的包子端上了桌。

“先吃点包子,等村里人齐了,稍晚一点,我们一起吃肉、包饺子。”

华旦尖措看了下微信群,他要把前几天乡政府送给孩子们的文具礼包发掉,算是一份“新年礼物”。

“孩子们,快来领新年礼物啦!”

华旦尖措放声一喊,孩子们从四处跑来排起了队,领了文具礼包,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地对华旦尖措说“挂真切”(谢谢)。

夕阳西下,外出的村民陆续回家,各个板房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屋门,来到安置点值班室,洗菜的细菜,剁肉的剁肉,和面的和面,孩子们也赶来凑热闹,有的放鞭炮,有的追逐打闹,大家说着、笑着,准备过一个祥和、温暖、特别的除夕夜。

一年胜一年 日子有盼头

本报记者 张慧慧

“萍萍,记得把胶带拿上。”

“好嘞,爸。”

“爸,给我也分点活呗。”

……

2月9日10时,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村民解登良家门口时,他正张罗着贴对联,两个女儿在一旁准备着为父亲帮忙。

“春临华堂添瑞气,福到门庭起祥云。”小女儿解生苗性格活泼,对联刚刚贴好,就迫不及待地念出声来。

走进屋内,见有客来,妻子贺永花赶紧放下手中的饺子皮,满脸笑意的迎上前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从最初的寒暄到逐渐熟悉一起包饺子,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唠起家常。

案板上整齐放置的两排包边精致的饺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番了解后,出自女儿解生萍的巧手。自从在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烹饪后,解生萍总是给家人带来一些小惊喜。

“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地在萝卜上雕刻出玫瑰花、多瓣花,希望自己能雕刻出一条龙。”对食品雕刻颇感兴趣的解生萍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愿。

“上午比较忙碌,还没来得及准备,一会有时间给你雕一朵花。”听到这番话,记者心中暖意融融。

“党和国家政策好,孩子们有学上,我们家还申报了‘雨露计划’,希望她俩都能好好生活,茁壮成长。”贺永花看向两个孩子的目光温柔。

如今,解登良每年打理着10亩(约0.67公顷)农田,贺永花承担着村里的保洁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后,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征求我们的意愿,还考虑到了今后可能面临的灾害。”眼见着94户安置房拔地而起,解登良心中无限感慨,“去年12月,村里举行抽号选房仪式,我们家抽到20号庄廓院,听说春节过后就要分钥匙了,这么看来,我们很快就要搬新家咯。”

随后,记者和解登良一起来到搬迁安置区。每户80平方米,大门、围墙、水电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备齐整,配套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和20栋畜棚以及特色农家院的外观均已初具雏形。

“叔,咱家的生活有盼头着哩!”记者话音刚落,解登良点点头。

时值中午,回到屋内,解登良的母亲坐在炕头,眯着眼睛对记者笑。贺永花开始煮饺子,解登良则从锅中捞出冒着热气的大块五花肉,两个女儿摆放碗筷,一家人各司其职却又不忘招呼记者。

“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解登良一家对新一年充满期待。

新年住新房 幸福滋味浓

本报记者 王 晶

2月9日一大早,记者来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利顺村村民党双宝家中,掀开门帘,一股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寒意全无。

“快进来坐,咱们一会儿包饺子,我刚剁好饺子馅,芹菜牛肉的,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顺顺利利。”看着大伙儿进屋,党双宝的妻子林三梅热情张罗起来。

环顾四周,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各式现代化家电增添了生活品质。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房子里暖意融融。酥脆的馓子、金黄的油饼、香甜的麻花摆满茶几。“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今年53岁的党双宝招呼着大伙儿,期待和更多人分享内心的喜悦。

2022年“8·18”山洪灾害后,大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实际,全面推进灾后农房及乡村风貌建设。今年1月,党双宝一家从山脚下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家。

“新房是按照政府要求的标准建的,一共占地107平方米,四室两厅的格局设计合理,住着敞亮又暖和。政府还发放了16.5万元重建政策资金补助,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党双宝笑着说。

话音刚落,在厨房忙活年夜饭的林三梅接着说∶“可不是么,住进新家感觉真不一样。以前是旱厕,冬天取暖还得烧煤,现在用水用电、洗澡都方便了,尤其是上厕所,再也不用大冷天出门受冻。”

为确保自建房建设质量,大通县住建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自建房质量安全进行指导管理,加强对基础、主体、顶板浇筑等重要施工节点的指导检查。截至目前,大通县已完成青山乡贺家庄村、龙卧村、利顺村共301户统规自建群众避险搬迁安置项目,让群众“搬”到安全地、“迁”进幸福里。

“林阿姨,您看窗花贴这行吗?”

“再往左点,好咯。”

包饺子、贴春联、住新房……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手剪窗花喜气洋洋,幸福新生活循梦而来。“现在家里养着十几头牛,等到开春,土地种上油菜、小麦,闲时再出去打打零工,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党双宝笑着说。

此刻,阳光洒满院子,笑容绽放在老两口脸上。党双宝说,除夕晚上要和在单位值守的儿子打微信视频电话,让孩子看看他们的新家,感受新家的年味。

乔迁喜添丁 年年有乐事

本报记者 丁玉梅

除夕这天,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下大滩村的胡生林起了个大早,收拾完自家院子,赶往护林区域开始巡护。“过年期间,烧纸祭祀的多,我们得加紧时间巡逻。”胡生林停好电动车,套上红色马甲,沿路巡逻。

“今年过年,家里还宰了只年猪呢!”听着阵阵鞭炮声,胡生林人逢喜事精神爽,和记者聊起了家里事:“去年6月,搬进地震重建新房;今年年初家里喜添丁,三代同堂,这个春节比往年热闹得多。”

“2022年门源发生6.9级地震后,我家老房子房梁脱离墙面,没法儿住人。政府第一时间送来救灾帐篷,一家人在帐篷里过的年。”提起去年春节,胡生林坦言:虽说节前政府送来了米面油,过年啥都不缺,但心里还是不得劲。

“今年不一样了,搬进政府出资建好的新房,入冬后一直烧着暖气,别提有多暖和!”胡生林说,政府出资16.5万元建好了房,自己只花6万多元钱装修,如今新家就和楼房一样方便。像胡生林一样,目前门源县地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1725户已全部入住新居。

“走!去我家转转!”临近中午,胡生林邀请记者一起过年,顺便看看新房子。走进下大滩村,水泥村道边,房屋错落有致,有的村民清扫着房前屋后的垃圾,有的则忙着张贴春联,几乎家家户户院门前,都停放着小轿车。

“党的政策好,大家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胡生林笑着说,母亲有高龄补贴,一直由他在照顾的弟弟,因二级残疾评为特困供养户,儿子这几年在光伏电站上班,一年也能挣6万多元。

走进胡生林家,朱红色的暖房一侧,几盆绣球花开得正好,80平方米的房间,十分亮堂。胡生林的妻子姚连存已经利索地捏好两盘饺子,她拿出提前买好的窗花,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起贴窗花。

“一会喝完茶,带你去看刚满12天的小孙子。”天色还早,姚连存拉着记者唠起家常:“前两天,镇政府干部来慰问特困供养户,送来了3吨煤,够烧好几个月。”

夜色渐浓,姚连存烧好了一桌菜。“开饭啦!”饺子端上桌,姚连存坐定,明亮的灯光,洒在宽敞的客厅里,胡家新房处处弥漫着温馨与和谐……

家底厚实了 日子更红火

本报记者 李兴发

2月9日,除夕。这是玛多“5·22”地震后的第三个春节。

记者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幸福家园”小区。这个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小区,是灾后最后一个农牧民D级农房重建项目,400多套住房在2023年6月全部完成交付,当年9月来自玛多县黄河乡、扎陵湖乡,以及玛查理镇部分受灾群众全部入住,从地震阴霾中走出的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这里,从一个幸福开始迈向另一个幸福。

“李哥,过年着,平时喝的饮料再不买啦,你介绍个高级饮料,家里来人脸上有光!”9日早晨,记者同“幸福家园”小区住户德青拉毛,来到距此不远的超市采购晚上招待亲朋的酒水和零食。“豪横”的语言,加上一派“款姐儿”架势,德青拉毛向记者传递着“我家有钱啦”的潜台词。

这份“阔绰”是有底气的。2021年玛多“5·22”地震时,德青拉毛家房屋严重受损,受惊吓的70多只牦牛跑进了深山。“还以为全部家当就这样没了,没想到三天后在民警的协助下牦牛全部收拢归圈。政府不仅管人的吃住,还管了牦牛的饲料,牦牛不仅卖出了好价钱,家里还领到临时救助款。”德青拉毛的惊喜没有就此结束。2022年,玛多县集中收购牦牛、藏羊,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德青拉毛所在的乡分红近150万,自家产业分红5万多元,活畜贷分红近6万元。

2023年,德青拉毛一家,又通过向合作社出售牦牛奶,收入增加近4万元,“今年专门培育十多只奶牛,给合作社提供奶源,这样牦牛、藏羊、奶制品产业上都能分到红,又能增加一笔收入。”精打细算的德青拉毛沉浸在当下的幸福中,也憧憬着新一年的美好。

“跳起欢乐的锅庄,祝我们大家幸福……”20时许,皎洁的月光洒在铺满白雪的草原上,德青拉毛一家人和亲朋的联欢在藏歌《格桑拉》中拉开帷幕,德青拉毛和父亲占木拉邀请记者一同参与到锅庄队伍里,80平方米的房子,客厅、餐厅,穿着节日盛装,随着液晶电视和音响里传出的节奏,大家边唱边跳。

欢乐的间隙,占木拉打趣地说:“政府给的新房子和你们西宁的一样好,就是晚上盖被子热得睡不着!”灾后重建的高标准住房里,欢度春节的不只有占木拉一家,小区400户居民家家张灯结彩,爽朗的欢笑声时不时从窗户传出,幸福的声音围绕着小区的上空。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