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厚植民生福祉 书写幸福答卷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评之五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 靓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殷殷嘱托,饱含深情。青海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扎扎实实改善民生,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民生关切,书写幸福答卷。青海用心用情用力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一份份民生承诺、一项项民心工程、一张张民生清单落地见效,让全省各族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说投入 ——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年“春风”如火如荼,招工引才暖意融融。3月2日,由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总工会等10部门联合主办的青海省2024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会在西宁市新宁广场举行。

当日10时,招聘现场人头攒动,近2万名求职者穿梭于各企业展位之间,气氛热烈。

“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希望能在招聘会找到一个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青海应届大学毕业生王一凡带着简历,来到心仪的招聘展位前,仔细询问招聘条件、薪资待遇等情况。“招聘会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满足了我们广大青年对职业规划的需求。”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全省各地累计开展系列招聘活动60余场,发布岗位信息3万余个,求职者求职与企业用工实现双向奔赴。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依……

青海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保持75%以上的民生支出强度,“三保”底线持续兜牢,民生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加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较真碰硬整改国家考评反馈问题,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达补助资金支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度目标超额完成,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90%;

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有效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8%,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下达资金支持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职业教育“双高”“双优”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万个,青海理工大学校园全面建成,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加快组建;

积极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支持力度,统筹支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全方位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话实践 ——民生福祉有温度更有厚度

“自从小区安装了电梯后,上下楼方便多了,尤其是我们老年人,再也不用消耗体力爬楼梯了。”谈起政府补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家住西宁市新华锦绣城小区的张大妈连连称赞。

“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特别便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果江村村民叶忠感叹,最让她高兴的是,青海省将492种藏(蒙)医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了看病就医负担。

“叮咚、叮咚……”一连串的手机短信音,提示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村民权朝鹏有快递到了。自从青海省开通22条客货邮融合线路,因地制宜推进快递进村,让权朝鹏实现了“买买买”的一键式购物体验。

……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十大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张张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清单”落实落地,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民生清单”是一份民心清单,书写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健康青海工程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组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妇幼保健院建成运行,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县域全覆盖,集中采购药品耗材价格平均降幅50%,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藏蒙医疗制剂医保目录,居民健康素养同比提升2.35个百分点。

“民生清单”是一份责任清单,真真切切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青海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保障要求,在“一老一少”、困难群众救助等方面实现服务对象、政策措施、责任落实更加精准高效。养老、失业、工伤等参保覆盖面逐步扩大,建成运营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31个农村互助养老站点,婴幼儿托育机构、托位数分别增长3.3倍、2.7倍。

“民生清单”是一份“幸福账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青海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省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079个,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4378个,全省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完成30座高速公路服务区(站)85个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100项,受益人口达65.9万人,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4万户,城镇4.56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谈增长 ——高质量发展激发惠民活力

今年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准备了品类齐全、年味儿十足的文旅大餐,陪伴百姓“欢欢喜喜过大年”。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全省各地推出文化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非遗体验展示、文旅惠民消费、冰雪休闲旅游、文博展览展出、国际国内互动共7大板块500余项活动,丰富市场供给,营造喜庆氛围,更好满足市民游客的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

新春消费持续升温。唐道·637、力盟商业巷步行街等文旅消费场景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热点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政企银商联动协同,推出消费惠民措施,通过云闪付、美团等平台发放春节主题消费券,赋能节日消费,加大惠民力度。

春节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88家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33亿元。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17.6万人次,同比增长40.2%,旅游总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49.9%。旅客运输方面,全省公路、铁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72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68.6%。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民生改善稳步推进。

青海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共有76处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覆盖8个市州38个县(区);组织5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728场次。

以青海省牧民生活变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获茅盾文学奖,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原创歌剧《青春铸剑221》获中国歌剧优秀剧目奖,切阳什姐夺得奥运亚运竞走“双金”、实现我省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环湖赛越办越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参事文史、地方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系列惠民生政策协同发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支持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减税降费落地有声。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落实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政策。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办好惠民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青海将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踏实的行动、务实的举措,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交出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

编辑:乔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