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诗歌奖·理论批评奖 孙基林
编者的话
昌耀是卓尔不群的大诗人,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用一首首颂扬西部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2016年,昌耀诗歌奖在青海高原落地,得到了众多诗人、评论家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诗歌奖。
2024年5月下旬,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海省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办,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第五届昌耀诗歌奖评选结果揭晓:吉狄马加荣获“昌耀诗歌奖·特别荣誉奖”,孙基林荣获“昌耀诗歌奖·理论批评奖”,欧阳江河、周所同、宋长玥荣获“昌耀诗歌奖·诗歌创作奖”。
在第五届昌耀诗歌奖颁奖典礼即将举办之际,本报“江河源”副刊特刊发获奖者简介、授奖词及部分诗歌作品,为读者呈上一场诗歌盛宴。
孙基林
◆个人简介
孙基林,江苏徐州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涉及中国现代诗学、古典诗学、中西比较诗学等领域,近年提出、倡导并推动诗歌叙述学研究。
孙基林曾主持国家、教育部等多个基金研究项目,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出版《新时期诗潮论》《内在的眼睛:现代诗学文稿》《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中国当代文学史》《诗歌叙述学前沿文汇》等多种类著作,其中代表性著作《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被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曾荣获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文学理论批评)等多个奖项。
◆授奖词
作为一位深度介入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理论批评家,孙基林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展开了对于“第三代诗歌”的有效研究,其对于“第三代”诗人核心诗歌观念及诗歌方法的敏锐认知与深刻阐述,客观上奠定了其作为当代优秀诗歌理论批评家的身份与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孙基林先生一直以沉稳、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与研究态度,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态势与审美走向保持着敏锐的学术关注与理论思考,并将之转化为一系列扎实、厚重的诗学研究成果。尤其是近些年来,孙基林先生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叙述学研究,对于诗歌叙述学这一前沿学术话题,进行了富有诗学广度与深度的探讨与研究,在诗歌理论批评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当代诗歌理论的建设与诗歌创作的发展,由此充分彰显出孙基林在当代诗歌理论批评领域的重要贡献与独特价值。
鉴于此,特授予孙基林先生“第五届昌耀诗歌奖·理论批评奖”!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