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滩与沙漠的丝路回响|两会走笔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3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穿越海滩与沙漠的丝路回响|两会走笔》的报道。
当海南的椰林沐浴着上午的阳光,迪拜的帆船酒店也在第一抹晨光中闪耀出光芒,时间褶皱里,海南岛的三角梅与迪拜的沙漠玫瑰开启悄然对话。3月7日,多个相隔数千公里的坐标,编织出奇妙的互动图谱。
这天是全国两会海南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会议定于下午3点开始,中午12点就有记者陆续进场,抢占最佳拍摄高地。
会场采访席上,外国面孔比比皆是,不同颜色的皮肤,不同颜色的瞳孔,关注的是同一片发展热土——海南。座无虚席的采访席中,59家媒体有28家来自境外。
来自中阿卫视的记者毕诺早早做好准备,身材高大的他着装一丝不苟,在会场外举着手机同展台的海南特产自拍。“我是摩洛哥人,但我是代表迪拜来参会。”他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
中阿卫视(China Arab TV)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卫视信号覆盖西亚北非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近5亿人口。除了中阿卫视,还有英、俄、德、美等多国记者,前来倾听自贸港的浪花如何激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节拍。
自由提问环节气氛热烈,各国记者纷纷举手“试比高”,“封关运作”“自贸港核心政策”“三区一中心”“五向图强”等热词,在一问一答中点燃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长达三个小时的答记者问,仍没有让毕诺尽兴。“我的祖国摩洛哥也有发展旅游项目的计划,海南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此外,海南也是一个优秀的商业目的地,鼓励外国人投资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政策。我希望能更多了解这个美丽的省份。”
中国是阿联酋第一大贸易伙伴,阿联酋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中阿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7.2%。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中东地区,而阿联酋迪拜作为该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时刻关注着中国。
作为常驻北京的记者,今年初,他受邀参加了外交部举办的2025驻华记者新春招待会。热爱中国文化的他,除了海南,还参加了陕西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
“我希望向海外观众传递这里的巨大潜力,陕西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还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阿拉伯世界各地的关注。我希望分享这些积极的变化和未来的机遇,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潜力。”毕诺很坚定,就像他对自己名字的解释——“一定完成自己的承诺”。
当天深夜11时,咖啡杯里漂浮着中国瓷器的釉色,毕诺还在整理采访素材。他的镜头里既有代表们被追问时额头细密的汗珠,也有一张张亲切友好的笑脸。
“中国两会是向世界敞开的全景视窗。”他这样对记者说,通过3000多名中外记者的笔尖,这场盛会,必将把海南的椰风吹到迪拜的星空。
编辑: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