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字上见真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集中整治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问题整改彻不彻底、建章立制到不到位、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只有坚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推动学、查、改有机贯通起来,在改上见真功,确保改有成效,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赢得群众、赢得人心。
查找问题通常并不难,关键是要解决问题。集中整治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逐项整改落实,确保问题逐一销号。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于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要明确整改时限,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切实抓好自身问题的整改,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应主动认账担责、整改到位,为广大党员、干部推动整改作出表率。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整改整治与成果转化贯通融合,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性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屡查屡改、屡改屡查的问题,要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善于“解剖麻雀”,做好以小见大、以点看面文章,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施治,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从管住当前事到管住今后事,建立健全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真正让学习教育利当下、管长远。着重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机制,完善解决问题机制,完善问题解决效果评估机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各级党组织应结合日常工作督查和调研,加强对问题整改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行为严肃问责,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多种形式,让群众看到问题改没改、怎么改的、改到了什么程度,引导群众帮助党员、干部找准问题、抓好整改,形成党群干群良性互动。适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效果不理想的要“回炉”“补课”、限期整改。
问题有没有解决,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要看效果好不好。效果的检验不是看口号喊得有多响,也不是看报告书上指标数据的高低,更不是看开会发文次数的多少,而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只有深入接触群众,不怕群众“出难题、找茬子”,敢于让人民阅卷、社会评判,群众就一定会有更高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泛听取群众对问题整改的评价,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学习教育效果,避免自我感觉良好、群众却不买账的现象。推动解决问题以“实”为先,一“实”到底,始终求实、务实、扎实,群众自然就会笑靥如花。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推动问题解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把持续推动问题解决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精做出彩,才能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添福祉,才能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