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 谋“好日子”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之际,《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印发,恰如“指南针”,破除奢靡享乐之风,校准务实为民之向。党员干部当以“紧”砺初心、以“俭”守本色、以“实”铸担当,在过“紧日子”中不断为群众谋“好日子”。

立“紧”之志,永葆政治清醒。过紧日子首在立志,此“志”,是“不要虚名传四海,但求实绩惠千秋”的政绩清醒,是“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信念如磐。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融入血脉的政治本色;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求变的执政智慧。党员干部当以“克己奉公”的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坚决破除“官本位”的思维窠臼,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克服“小进即满”的懈怠心理,抵制“面子工程”的政绩冲动,在思想深处扎牢节俭之根,在“奢”与“俭”的抉择中彰显政治本色。以“日日掸尘”的自省,把厉行节约作为践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把勤俭朴素作为永葆先进性的必修课,常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朴素真理,常怀“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敬畏之心,让“过紧日子”成为滋养党性的源头活水。

守“俭”之德,涵养清廉本色。过紧日子重在守德,此“德”,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坚守,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纪律底线。过紧日子不是机械紧缩,而是直抵人心的作风革命;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刀刃向内的改革担当。党员干部需树牢规矩意识,在公务活动中建立“负面清单”,为接待规格划定红线;在差旅报销时绘制“标准图谱”,给费用支出套上缰绳;在资产管理中构建“数字台账”,使资源配置透明可视,让制度规范成为丈量行为的标尺。筑牢纪律底线,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对照党章党规“正衣冠”,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群众期待“补短板”,自觉抵制奢靡享乐诱惑,严防“四风”变异回潮,杜绝“微腐败”滋生蔓延,让清廉本色在厉行节约中历久弥新。

行“实”之举,厚植民生福祉。过紧日子贵在力行,此“行”,是“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躬耕实践,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务实担当。过紧日子不是消极退缩,而是科学谋划的资源配置,不是简单节流,而是精打细算的民生情怀。党员干部当坚持节用裕民,善做资源配置的“精算师”,在行政开支上做减法,砍除华而不实之虚耗,在民生投入上做加法,优化教育医疗之供给,把有限资源化作教育公平的基石、医疗普惠的桥梁、乡村振兴的养分,在“精打细算”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锱铢必较”里守护群众利益。弘扬务实作风,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形式主义,以直插一线的调研取代层层陪同,以实效导向的工作革除文山会海,以马上就办的效率摒弃推诿扯皮,以脚沾泥土的走访替代空泛表态,在民生领域精耕细作,让群众感受到“紧日子”带来的“好日子”。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