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基音
红色音乐文化,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厚重记忆,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从历史风云变幻中走来,它以独特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奏响了时代发展强音,解码其中的发展基音,方能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革命烽火中的激昂战歌
回望百年前,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红色音乐在革命烽火中应运而生,成为唤起民众觉醒、凝聚革命力量的有力武器。《国际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无数仁人志士心中的革命火种。“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不仅是一句歌词,更是革命先辈们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广泛流传。《十送红军》以质朴的语言、深情的旋律,表达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彰显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画面,为革命胜利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些歌曲承载着革命理想,激励红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奋勇前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建设浪潮中的奋进乐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红色音乐也翻开新的篇章,成为鼓舞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奋进乐章。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歌唱祖国》以其豪迈的气势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干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激昂的旋律让每一个中国人心潮澎湃,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工业建设领域,《我为祖国献石油》展现了石油工人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奔赴祖国各地的油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冰天雪地的北国边疆,用青春和汗水开采石油,为国家的能源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在农业生产中,《劳动最光荣》等歌曲鼓励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些红色音乐作品,记录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成为鼓舞人民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征程中的创新旋律
进入新时代,红色音乐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经典红色音乐作品通过现代音乐技术和舞台表现形式进行重新演绎,焕发出新的活力。新时代红色音乐创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许多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不忘初心》以深情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共鸣,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让红色音乐突破了传统传播渠道的限制,走进了千家万户。红色音乐走进校园、社区、企业,通过开展红色音乐主题活动,如红色歌曲合唱比赛、音乐党课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百年风华,红色音乐文化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其独特的发展基音,奏响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文化,让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徐玉兰,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研究项目“湖湘红色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与话语体系构建”(课题编号:XSP25YBZ17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