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教学的关键路径

《PLC应用技术》是面向应用电子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等,助力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双重提升,是实现《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此,学校应充分挖掘《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的显性与隐性育人资源,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培养出兼具专业技能与崇高品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然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有限的课时需完成大量专业技能传授,融入思政内容的时间相对紧张。另一方面,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但部分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有待提升。此外,部分教师融入思政元素时存在生搬硬套情况,未能充分考虑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内在联系,导致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削弱了课程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教学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引领。首先,要制定全面的教学规划。学校要在明确思政教育融入PLC应用技术课程具体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每一门课程都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要通过顶层设计,确立系统化的育人框架,使思政元素自然地渗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中。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再次,要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学校应积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跨学科团队,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进行联合备课,通过交流分享经验和见解,形成教学合力,确保与思政相关的教学元素能够准确融入PLC应用技术课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再者,要健全完善的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检查和反馈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加以改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教改实施。首先,要制订专培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是指导日常教学的重要遵循,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充分明确课程思政在PLC应用技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诸多关键要素,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考量中,确保思政融合的育人模式有章可循。其次,要制定课程标准。要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培育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等相关内容准确融入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实现价值观念的正确传递,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再次,要加强教案设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充分挖掘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积极谋划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方式,通过经典案例分享等方式,对行业内顶尖人才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案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在编写的过程中,应充分明确课程当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任务。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团队协作,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在项目展示环节,要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身体会和心得,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些方式,可使思政教育自然渗透到教学细节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优化师资队伍,保障教改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学培训与实践培养。学校应定期组织针对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师的专题培训班,邀请教育专家、思政课教师以及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教材、案例库等学习资源,支持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提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拓展教师挂职与实践路径。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安排教师前往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同时,将自身工作经验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课堂,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案例,增强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再次,要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体系。教学评价中,不仅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量,还要对其在课堂中的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定。通过建立多元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励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质量改进和提升工作中,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升,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教学,既有利于教学创新,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应结合实际,持续探索课程思政元素融入PLC应用技术教学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为培养兼具高超技术技能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作者:沈孙园,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学院〕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