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有效路径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打破要素配置瓶颈、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关键之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该文件明确将数据、技术、土地、资本、劳动力五大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框架,为文化要素市场提供基础性指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在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要积极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我国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供给侧。因此,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一是适应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实现精准供给。随着人们文化消费进一步升级,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被激发出来,文化消费逐渐从过去的“随大流”转向现在的“有态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顺应文化消费“差异化”潮流,把握文化消费“精神悦己”趋势,分人群、分地域、分层次创造具有独特性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文化消费者的个性偏好。
二是适应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进行创新供给。衡量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推动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深入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着眼文化发展前沿,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理念,通过创新手段发现文化建设新规律、发明文化建设新技术、实施文化建设新举措,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文化消费者的多样追求。
三是适应品质化文化消费需求,扩大高端供给。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的品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积极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着力推动文化供给实现质量变革,从而满足文化消费者的品质向往,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让市场在文化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政府在文化要素配置中更好发挥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一是让市场在文化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往往不是由政府发现和培育出来的,而是由市场发现和培育出来的。质言之,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往往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为此,要让市场在文化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市场能有效调节的文化要素交给市场去调节,推动实现文化要素自由流动,这是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二是让政府在文化要素配置中更好发挥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在文化要素配置中,还要让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在保证市场在文化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让政府去管好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这主要源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所以其对文化要素的配置并不是万能的。为此,不能盲目崇拜和简单套用市场对文化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发挥政府对文化要素配置的科学指引和宏观调控。
三是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文化要素配置中各司其职、不可或缺,只有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才能有效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由于市场是党领导下的市场,政府是党领导下的政府,所以坚持党的领导,让市场、政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是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所在。此外,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还要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以市场有效促进政府有为,即政府要为市场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市场要为政府决策做好实践探索。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健全高效率高质量市场运行机制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堵点、痛点、难点主要在机制上。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可以提高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效率,进而高质量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一是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价格机制,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导向配置。价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波动往往会对市场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因而价格机制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这为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价格机制提供了遵循。要积极引导文化市场主体在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文化要素定价规则下,行使文化要素定价自主权,促进形成相互制约、充分博弈、利益均衡的文化要素市场运行价格机制,实现价格反应灵活。
二是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竞争机制,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有序配置。竞争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的压力会激发市场主体的能动性,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组合。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竞争机制,就必须构建具有自由竞争、公平竞争、充分竞争、高效竞争特点的竞争格局,从而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有序配置,为文化市场主体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分享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三是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约束机制,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合法配置。约束机制是市场运行的标准机制,任何市场活动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绝不能超越和突破宪法、法律边界与权限。要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管理和综合执法,强化文化要素市场运行的纪律与规范,这是让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向艳,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黄科,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研究”(23YJC710097)、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重庆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实施研究”(2023NDQN04)〕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