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路径探析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路径,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领青年的重要方式,不仅关系到党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价值凝聚和广泛动员,也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尽管当前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受众覆盖、内容精准、话语贴近和传播实效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必须遵循科学全面的认知进阶逻辑,围绕青年化传播主体、内容表达、制度保障等多个流程和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入脑入心、在实践中见行见效,真正实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掌握与自觉践行。

要统筹好“方式”与“内容”,形成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巧力。首先,要坚持政治站位的严肃性。在学习和创新党的理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带着思考学、带着疑问学、带着交流学”的学习理念,对于党的理论学习向实里学、向深里学、向心里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在理论内容上突出“深度”。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相关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根据不同类型制定合理科学的知识清单,确保青年群体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学深弄懂悟透。再次,要抓紧关键环节。要牢牢抓住党员干部“关键少数”、激活共青团员“关键作用”、覆盖青少年“关键群体”,通过抓准任务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提升政治认同与政治能力建设,让党的创新理论可知、可及、可感,真正让青年听得懂、看得透、用得好,从而不断夯实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效。

要统筹好“理论”与“实践”,形成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动力。首先,要聚焦实践体验。坚持“聚”的思维,把广大青年群体组织起来,进行充分动员,从而实现“知”与“行”“识”与“用”之间的转换与跃升。充分挖掘分布在各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国情社情等现实需要,运用分众化、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和路径,让抽象的政治理论更具价值厚度和生活温度,帮助青年群体充分理解理论背后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见行见效。其次,要聚焦青年担当。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心任务,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群体不断锤炼自身本领与品格,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诸多领域勇当生力军、争做排头兵,主动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再次,要聚焦青年所需。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工作中要加强基层调研考察,及时了解青年群体的所思所盼,切实聚焦青年群体的急难愁盼,了解青年群体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真情拉近与青年群体之间的距离,用实效赢得青年群体的信任认同,从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从“影响深远”走向“引领有力”,实现为民服务与为大局服务的有机统一。

要统筹好“现在”与“未来”,保持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定力。首先,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加强学习理论与提升能力的同频共振,通过系统观念的运用,着力解决根本性、系统性问题,不断推动成果和机制的落地,提高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的持续性。其次,要以传播强组织。当前青年群体的分布日益呈现出原子化的趋势,要跳出传统“就团论团”的局限,广泛联系和吸纳各行各业中的优秀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及带动示范作用,持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多样化和适用性。再次,要以传播树形象、转作风。共青团作为党的先进青年组织,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本领,在守正创新中保持定力,在久久为功中积蓄动能,切实提升对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性、针对性,为党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动员青年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为2024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四进两入’实践路径研究”(立项编号:XSP24YBC10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