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织密学习网,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通讯员 马海珍
“在外地开拉面馆十年,没想到组织还惦记着我学习的事。收到县里寄来的学习资料,就像收到家书一样亲!”
8月18日,远在湖北省十堰市的流动党员马有福,收到了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寄出的“红色包裹”,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化隆县众多流动党员的心声。
为破解流动党员、农村党员的学习难题,化隆县创新推出“走访送学、田间讲学、庭院共学、线上云学、邮递寄学、结对帮学”六学联动机制,今年累计开展送学帮学3872人次,让党的理论学习从“固定课堂”走向“流动阵地”,让组织关怀跨越山海,抵达每一名党员身边。
清晨的阳光洒在金灿灿的麦田上,昂思多镇党委副书记马忠孝走进尖巴昂村,和党员们围拢成圈,用“庄稼话”解读政策,把学习内容和农田里的事儿、家里的难处绑在一起讲。
“王大爷,您种的这几亩麦子长势不错啊!咱们今天就借着这田埂地头,聊聊‘乡村振兴里党员该咋干’……”
这般“庭院共学”“田间讲学”的特色教育模式,已然成为化隆县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素质的常态化举措。
尖巴昂村党员马忠祥说:“以前学习是‘坐下来听’,现在是‘围起来聊’,不仅学了知识,还能把心里的疙瘩解开,得劲儿!”
这种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更使知识传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切实达成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从田间地头到云端线上,从农家院落到异地他乡,化隆县用“六学联动”的创新实践,让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个角落,让每名党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